“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4题 苏合香属于
A.油树脂
B.香树脂
C.油胶树脂
D.混合树脂
E.酸树脂
参考答案:B
解析:
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芳香酸等成分。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为以下几类:①单树脂类;②胶树脂类;③油胶树脂;④油树脂;⑤香树脂。其中,苏合香属于香树脂。
第265题 五倍子来源于
A.树脂
B.发酵制品
C.虫瘿
D.成熟孢子
E.脂肪
参考答案:C
解析: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第267题 青黛的药用部位为
A.孢子
B.菌丝
C.树脂
D.叶或茎叶加工品
E.花粉
参考答案:D
解析: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第269题 五倍子的药用部位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第270题 五倍子主含
A.脂肪
B.树脂
C.蜡质
D.五倍子鞣质
E.没食子酸
参考答案:D
解析:五倍子主含:①五倍子鞣质(五倍子鞣酸,含量50%~70%,肚倍高于角倍)。②没食子酸2%~4%。③树脂。③脂肪。⑤蜡质。
第271题 “佛指甲”的含义是
A.金钱白花蛇尾部末端呈细长三角形
B.乌梢蛇尾部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
C.蕲蛇尾部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
D.乌梢蛇尾部末端呈细长三角形
E.蕲蛇尾部末端呈细长三角形
参考答案:C
解析:蕲蛇呈圆盘状,盘径17~34B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口较大,上颚有1对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第274题 除下列哪项外,都是药材乌梢蛇的特点
A.头三角形,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B.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
C.显微镜下观察,背鳞的鳞片黄棕色,具纵直条纹
D.来自于游蛇科的干燥体
E.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背鳞行数成双,有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参考答案:A
解析: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至16Bm。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不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鳞较小,眼后鳞2枚。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第275题 “连珠斑”是指
A.金钱白花蛇腹部有黑色斑纹
B.乌梢蛇的腹部有类圆形黑斑
C.蕲蛇的腹部有类圆形黑斑
D.乌梢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
E.蕲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
参考答案:C
解析:蕲蛇呈圆盘状,盘径17~34B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口较大,上颚有1对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
第276题 地龙来源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地龙的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坏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3种习称“沪地龙”。
第280题 干燥蛤蚧的眼和吻磷的特征是
A.两眼凹陷,有眼睑,吻磷切鼻孔
B.两眼凹陷,无眼睑,吻磷不切鼻孔
C.两眼凸出,有眼睑,吻磷切鼻孔
D.两眼凸出,无眼睑,吻磷不切鼻孔
E.两眼凹陷,无眼睑,吻磷切鼻孔
参考答案:B
解析:干燥蛤蚧的特征: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有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腹背部呈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