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中药士 中药学(士)-基础知识题库(779题)


第1题 药物的四气是指


A.辛、甘、苦、酸

B.寒、热、温、凉

C.温、清、补、泻

D.升、降、浮、沉

E.以上均非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物的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第2题 温热药物具有的作用是


A.解毒

B.凉血

C.清热

D.泻火

E.温里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来说,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适用于热证、阳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证、阴证。


第3题 五味中具有渗湿利尿作用的是


A.辛味药

B.甘味药

C.酸味药

D.咸味药

E.淡味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


第4题 以下药味,具有发散作用的是


A.甘

B.辛

C.咸

D.酸

E.苦


参考答案:B


解析: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等功效。


第5题 根据五味的作用,请判断下列药物中哪组完全属于辛味药


A.麻黄、紫花、乌梅

B.干姜、细辛、诃子

C.红花、丹参、穿山甲(代)

D.沉香、乌梅、荔枝核

E.麻黄、木香、红花


参考答案:E


解析:

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第6题 辛味药多用于治


A.外感表证

B.虚证

C.瘰疬痰核

D.肾阴不足

E.水肿、小便不利


参考答案:A


解析:

辛味药适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中焦等证。


第7题 淡味药多用于治疗


A.外感表证

B.虚证

C.瘰疬痰核

D.湿证

E.水肿、小便不利


参考答案:E


解析: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第8题 具有发散、行气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大多是


A.甘

B.酸

C.咸

D.苦

E.辛


参考答案:E


解析:

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


第9题 涩味药的作用是


A.发散、行气血

B.补益、和中

C.收敛、固涩

D.软坚、泻下

E.燥湿、降泄


参考答案:C


解析:

涩:能收敛固涩。


第10题 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药味是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参考答案:B


解析:

甘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


第11题 苦味药作用不包括的是


A.燥湿

B.清泄

C.软坚

D.通泄

E.降泄


参考答案:C


解析:

苦:能泄、能燥,有泻和燥的功效。泄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清泄)、泻下通便(通泄)、降泄肺气(降泄)。


第12题 能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参考答案:B


解析:

甘味药适用于虚症,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症。


第13题 沉降类药物所冶疾病病位多


A.在上、在外

B.在上、在里

C.在下、在外

D.在里、在外

E.在下、在里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第14题 升浮类药物所治疾病病位多


A.在上、在外

B.在上、在里

C.在下、在外

D.在里、在外

E.在下、在里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类药物不宜用沉降类药物。


第15题 根据药物的质地,主升浮的药物多为


A.贝壳类

B.果实

C.矿物

D.花、叶类

E.种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凡质地轻的植物花、叶、皮、枝类药物大多属升浮药;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药物,大多属沉降药。


第16题 以下性味组,具有沉降性质的是


A.苦,寒

B.甘,寒

C.咸,温

D.苦,温

E.辛,寒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而言,升浮药的药性大多温、热,药味大多辛、甘,如麻黄、升麻、黄芪等;沉降药的药性大多寒、凉,药味大多辛酸、苦、咸,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第17题 升浮药物一般的性味是


A.苦寒

B.咸寒

C.酸热

D.辛温

E.苦温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第18题

归经的含义是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药物的采、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滋味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药归经理论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第19题 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临床实践

E.气味学说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第20题 下列关于中药的毒性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中药的偏性

B.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

C.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D.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E.常规剂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参考答案:A


解析:

古代毒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药物的偏性,二是指药物毒副作用的大小。现代毒性的含义是: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损害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