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善于治疗中风、癫狂痫、癔病等内风为患神志病证的腧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风府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②眩晕,头痛,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病证。
第162题 善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病证的腧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命门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③小腹冷痛,腹泻。
第164题 善于治疗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的腧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海
【主治】①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⑥保健灸常用穴。
第165题 善于治疗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的腧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极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等妇科病证。
第168题 任脉循行未至以下何处
A.口唇
B.面部
C.咽喉
D.鼻
E.目
参考答案:D
解析:
任脉循行: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循腹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再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
第170题
定喘穴的定位是在背上部
A.当第6颈椎棘突下,旁开1寸
B.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C.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1寸
D.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
E.当第6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参考答案:B
解析:
定喘
【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第171题 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的腧穴善于治疗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太阳
【定位】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面痛。
第172题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的腧穴善于治疗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外劳宫
【定位】在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
【主治】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第173题 华佗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A.第7颈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B.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C.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两侧
D.第1胸椎至骶管裂孔棘突下两侧
E.第1颈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两侧
参考答案:B
解析:
华佗夹脊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第174题 腰眼穴除用于治疗腰痛外,还可治疗
A.胃痛、胸胁痛
B.月经不调、带下、虚劳
C.失眠、头痛、癫狂
D.呕吐、消渴
E.目疾、鼻疾
参考答案:B
解析:
腰眼
【主治】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第175题 以下哪项不是得气的感觉或反应
A.针刺部位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
B.患者出现循经性肌肤恫动、震颤
C.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下空松、虚滑
D.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体颤动
E.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感
参考答案:C
解析:
若针刺得气,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则患者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第176题 对捻转补泻中泻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用力重
B.频率快
C.操作时间长
D.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
E.捻转角度小
参考答案:E
解析:
捻转补泻之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捻转角度小”属于捻转补泻中补法的内容。
第177题 对捻转补泻中补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用力重
B.频率慢
C.操作时间短
D.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
E.捻转角度小
参考答案:A
解析:
捻转补泻之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用力重”属于捻转补泻中泻法的内容。
第178题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A.25°左右
B.30°左右
C.45°左右
D.60°左右
E.15°左右
参考答案:C
解析: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第179题 夹持进针法适用于
A.长针的进针
B.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C.皮肤紧张部位腧穴的进针
D.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E.短针的进针
参考答案:A
解析: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第180题 有关提插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
B.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
C.频率应较快,每分钟100次左右
D.保持针身垂直
E.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
参考答案:C
解析:
提插法:操作时,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