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2题 治疗呕吐脾胃虚寒证,应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呕吐的处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寒邪客胃配上脘、胃俞;热邪内蕴配合谷、金津、玉液;饮食停滞配粱门、天枢;肝气犯胃配期门、太冲;痰饮内停配丰隆、公孙;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第343题 某男,63岁,头晕目眩,甚则昏眩欲仆,伴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脉沉细。除风池、百会外,应加用
A.内关、太冲、头维、丰隆、中脘
B.肝俞、肾俞、足三里、脾俞、胃俞
C.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悬钟、三阴交
D.头维、血海、膈俞、内关、足三里、太溪
E.内关、太冲、行间、侠溪、太溪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症状诊断为:眩晕虚证之肾精不足证。
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肾精不足配太溪、悬钟、三阴交。
第347题 若辨证为痛痹,应选用
A.大椎、曲池
B.肝俞、太冲
C.膈俞、血海
D.阴陵泉、足三里
E.肾俞、关元
参考答案:E
解析:
痹证针灸治疗配穴:行痹配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着痹配阴陵泉、足三里;热痹配大椎、曲池。另可根据疼痛的部位循经配穴。
第348题 若辨证为热痹,应对证选用
A.膈俞、血海
B.肾俞、关元
C.大椎、曲池
D.合谷、内庭
E.肝俞、太冲
参考答案:C
解析:
痹证的处方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配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着痹配阴陵泉、足三里;热痹配大椎、曲池。另可根据疼痛的部位循经配穴。
第349题 某女,45岁。头痛多年,后头部疼痛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脉细涩。针灸治疗除百会、风池外,宜取
A.申脉、悬钟
B.肝俞、脾俞
C.太溪、侠溪
D.血海、膈俞
E.列缺、曲池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症状诊断为:瘀血头痛。针灸治疗宜配血海、膈俞。
第350题
某女,53岁。2小时前突然发现右半身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现神志清,头晕目眩,苔白腻,脉弦滑。其诊断是
A.中经络,肝阳暴亢证
B.中经络,阴虚风动证
C.中脏腑,气虚血瘀证
D.中脏腑,阴虚风动证
E.中经络,风痰阻络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风中经络,主症:意识清楚,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兼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腻,脉弦滑者为风痰阻络证。
第351题 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
A.委中、昆仑、太溪
B.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C.阿是穴、背俞穴、太溪
D.命门、昆仑、委中
E.阿是穴、肾俞、太溪
参考答案:B
解析:
腰痛的处方:
主穴:大肠俞阿是穴委中。
第352题
某女,50岁。头部空痛10年,头痛隐隐,遇劳发作,兼头晕,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其辨证为
A.血虚头痛
B.痰浊头痛
C.瘀血头痛
D.肝阳上亢头痛
E.肾虚头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伤头痛
主症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头空痛、昏痛,兼神疲无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为血虚头痛。
第353题 与面瘫关系密切的经筋是
A.手阳明、足太阳经筋
B.足阳明、手太阳经筋
C.足厥阴、手阳明经筋
D.手少阳、足太阳经筋
E.足太阳、足阳明经筋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位在面部,与太阳、阳明经筋有关。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邪气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第354题 治疗饮食伤胃型胃痛,除主穴外,还应加用
A.膈俞、胃俞
B.胃俞、脾俞
C.下脘、梁门
D.气海、关元
E.三阴交、内庭
参考答案:C
解析:
胃痛的处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寒邪客胃配胃俞;饮食伤胃配梁门、下脘;肝气犯胃配期门、太冲;瘀血停胃配膈俞、三阴交。脾胃虚寒配关元、脾俞、胃俞;胃阴不足配胃俞、三阴交、内庭。
第356题
治疗月经周期提前10天左右,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淡,脉细,针灸治疗在关元、三阴交基础上,应加取
A.血海、太冲
B.肝俞、肾俞
C.归来、子宫
D.归来、命门
E.足三里、脾俞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题干症状诊断为: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针灸治疗: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
第357题 治疗睡中遗尿,精神疲乏,肢冷畏寒,舌淡,脉沉细,除相应的背俞穴外,应选取的经脉是
A.足太阳、手太阴
B.足太阳、手少阳
C.任脉、足太阴
D.任脉、足太阳
E.足太阳、足少阴
参考答案:C
解析:
遗尿的治法:
调理膀胱,温肾健脾。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第360题 某女,36岁,经血淋漓不净30天,血色淡,质稀薄,伴面色萎黄,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除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外,应加取
A.然谷、太溪
B.百会、脾俞
C.隐白、血海
D.隐白、地机
E.肾俞、命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崩漏虚证的针灸治疗:
主穴: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配穴:脾虚配百会、脾俞;肾虚配肾俞、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