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1题 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A.木瓜
B.威灵仙
C.独活
D.羌活
E.防己
参考答案:C
解析:
独活治疗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第264题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主治风湿热痹的药物
A.络石藤
B.防己
C.威灵仙
D.薏苡仁
E.桑枝
参考答案:C
解析:
威灵仙性能:温,味辛、咸。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威灵仙性味偏温,不适合治疗风湿热痹。
第265题 既能祛风湿,利关节,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A.桑寄生
B.豨莶草
C.络石藤
D.桑枝
E.独活
参考答案:B
解析:
豨莶草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独活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
络石藤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桑枝功效:祛风湿,利关节。
第270题 羌活、独活都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其区别在于
A.以上都不是
B.羌活的解表力弱,独活的解表力强
C.羌活能够治疗阳明头痛,独活能够治疗少阳头痛
D.独活善于治疗半身以下的寒湿痹痛,羌活善于治疗半身以上的寒湿痹痛
E.独活为“风药中之燥剂”,羌活则为“风药中之润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羌活与独活二药,均能祛风胜湿、止痛、解表,常用治风寒湿痹和外感风寒湿表证。但羌活气味较浓,发散解表力强,善治上部风寒湿痹痛;独活气味较淡,性较和缓,长于治下部风寒湿痹痛,其解表之力不及羌活。若一身尽痛,则二药常相须为用。
第271题 防己的功效是
A.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B.祛风湿,消骨鲠,解暑
C.祛风湿,止痛,化湿和胃
D.祛风湿,止痛,安胎
E.祛风湿,舒经络,解表
参考答案:A
解析:
防己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第272题 蕲蛇的主治病证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顽癣
B.中风半身不遂
C.破伤风
D.跌打损伤瘀痛
E.风湿顽痹疼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蕲蛇主治:(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窜之性,祛风通络力强,透骨搜风,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的病证。
(2)小儿惊风,破伤风。本品入肝经,既能祛外风,又息内风,能定惊止痉,如定命散。
(3)麻风、疥癣。
第273题
芳香化湿药的主治证是
A.湿阻中焦
B.水湿泄泻
C.湿痹拘挛
D.湿疹湿疮
E.水湿内停
参考答案:A
解析:
芳香化湿药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主治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舌苔白腻等症,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也可用于湿温、暑湿等证。因此根据题干要求,最符合的选项是A。
第275题 具有行气安胎的药物是
A.砂仁
B.厚朴
C.佩兰
D.苍术
E.白豆蔻
参考答案:A
解析:
砂仁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吐泻;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第276题 白豆蔻与肉豆蔻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温中行气
B.涩肠止泻
C.理气安胎
D.疏肝理气
E.芳香化湿
参考答案:A
解析:
肉豆蔻与白豆蔻,二药均能温中散寒、行气消胀、开胃,可治寒湿中阻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以及呕吐等。但肉豆蔻长于涩肠止泻,多用于脾胃虚寒的久泻;白豆蔻长于芳香化湿,多用于湿浊中阻的脘腹胀满,有呕吐者更宜。
第277题 长于行气,燥湿,消积,兼能降气平喘的药物是
A.香附
B.厚朴
C.砂仁
D.白豆蔻
E.苏梗
参考答案:B
解析:
厚朴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治:(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本品长于行气、燥湿,为消除胀满之要药,如平胃散。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
(3)痰饮喘咳。本品能燥湿化痰,下气平喘。用治痰湿喘咳,如苏子降气汤;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4)梅核气。
第27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除脘腹胀满之要药的是
A.砂仁
B.佩兰
C.苍术
D.厚朴
E.藿香
参考答案:D
解析:
厚朴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3)痰饮喘咳。
(4)梅核气。
第279题 下列哪项不是厚朴的作用
A.平喘
B.活血
C.燥湿
D.消积
E.行气
参考答案:B
解析:
厚朴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为消除胀满之要药。(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3)痰饮喘咳。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4)梅核气。
第280题 可用于治疗夜盲症的药物是
A.以下都不是
B.苍术
C.白豆蔻
D.草果
E.砂仁
参考答案:B
解析:
苍术主治:(1)湿阻中焦证。本品苦温燥湿,辛香健脾,对湿阻中焦证,最为适宜,如平胃散。
(2)风湿痹证。本品长于祛湿,对痹证湿胜者尤宜。
(3)风寒夹湿表证。
此外,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