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2题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菟丝子
C.鸦胆子
D.沙苑子
E.牛蒡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决明子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菟丝子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鸦胆子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牛蒡子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第144题 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
A.海藻
B.人参
C.甘草
D.藜芦
E.干姜
参考答案:C
解析:
这是属于十八反中的内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第145题 醋制甘遂的目的是
A.增强止痛功能
B.引经入药
C.便于储存
D.矫味
E.减低毒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甘遂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所以最佳的选项是E。
第147题 既有泻下作用,又有凉血作用的药物是
A.大黄
B.芒硝
C.巴豆
D.郁李仁
E.番泻叶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1)积滞便秘;(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3)热毒疮疡,烧烫伤;(4)瘀血诸证;(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第148题 下列哪项不是巴豆的主治病证
A.腹水臌胀
B.疥癣恶疮
C.热结旁流
D.喉痹痰阻
E.寒积便秘
参考答案:C
解析:
巴豆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主治病证:寒积便秘;腹水鼓胀;喉痹痰阻;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
所以根据题干要求,最佳的选项是C。
第153题 “十九畏”中,巴豆畏
A.甘草
B.朴硝
C.藜芦
D.牵牛子
E.郁金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对十九畏知识点的掌握。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第154题
下列关于巴豆霜的用法及用量叙述正确的是
A.入丸散,每次0.1~0.3g
B.入丸散,每次0.2~0.5g
C.入汤剂,每次0.3~0.5g
D.入汤剂,每次0.1~0.5g
E.入汤剂,每次0.5~1.5g
参考答案:A
解析:
巴豆霜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0.3g。外用适量。
第155题 下列药物中多制成霜使用的是
A.火麻仁
B.郁李仁
C.巴豆
D.牵牛子
E.杏仁
参考答案:C
解析:
巴豆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0.3g。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第156题 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的是
A.芒硝
B.番泻叶
C.火麻仁
D.郁李仁
E.大黄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黄用于治疗积滞便秘,有较强泻下作用,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
第157题 甘遂、京大戟、芫花均有毒,内服时宜
A.久煎
B.醋制
C.酒制
D.后下
E.姜汁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并可矫味矫臭,增强药物的疗效,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原料以陈年米醋为佳。醋味酸苦、微温,入肝经,具有收敛、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制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
第158题 治疗积滞便秘常与大黄配伍的药物是
A.甘遂
B.芒硝
C.火麻仁
D.生地黄
E.番泻叶
参考答案:B
解析:
芒硝主治:积滞便秘。本品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与大黄相须为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第159题 可用于养血安胎的药物是
A.狗脊
B.砂仁
C.乌梢蛇
D.五加皮
E.桑寄生
参考答案:E
解析:
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治疗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能补肝肾,养血而固冲任,安胎。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