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卫生法规试题(129题)


第81题 下列关于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正确的是


A.安全、有效、经济

B.安全、实用、有效

C.安全、实用、经济

D.实用、有效、经济

E.安全、适用、有效


参考答案:A


解析:

《处方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82题 下列关于劣药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B.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

C.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药品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83题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


A.1日极量

B.2日极量

C.3日极量

D.4日极量

E.5日极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第84题 发现传染病病情应及时按照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疫情应遵循的原则是


A.系统控制原则

B.系统通报原则

C.属地管理原则

D.隶属关系原则

E.直接向上级领导报告


参考答案:C


解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第85题 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的对象是


A.儿童

B.在校学生

C.未成年人

D.成年人

E.全体社会公民


参考答案:A


解析: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第86题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预防措施

B.进行医学观察

C.予以隔离治疗

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参考答案:E


解析: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87题 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不包括的是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C.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D.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E.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B是关于各级政府部门在传染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的内容,故在此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此题的最佳选项是B。


第88题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病源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B.进行医学观察

C.避免与其接触

D.予以隔离治疗

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89题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在传染病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隔离治疗

B.强制隔离

C.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停工、停业、停课

E.实施交通检疫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故此题的最佳选项是D。


第90题 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指的是


A.鼠疫、霍乱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艾滋病

D.梅毒、艾滋病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其他选项中的内容均为乙类传染病的范畴。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91题 《传染病防治法》中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种数分别为


A.2、25、10

B.2、26、9

C.2、31、4

D.2、28、7

E.4、25、8


参考答案:A


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其中甲类有2种,乙类有25种,丙类有10种。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92题 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第93题 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94题 甲类传染病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共计2种。


第95题 乙类传染病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共计25种。


第9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


A.37种

B.33种

C.34种

D.35种

E.36种


参考答案:A


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故正确的答案是A。


第97题 下列的乙类传染病中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和副伤寒

C.淋病、梅毒

D.淋病、艾滋病

E.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故最佳的选项是E。


第98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分类,但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


A.肺结核

B.艾滋病

C.猩红热

D.淋病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参考答案:E


解析: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第9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


A.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社会发展

B.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

C.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D.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E.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共卫生秩序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故正确的选项是D。


第100题 下列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形和报告时限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应当在3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形和报告时限要求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熊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故最佳的选项是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