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预防医学题库(228题)


第141题 最好的牙周维护治疗期应为


A.3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最好的牙周维护治疗期应为3个月。


第142题 脱敏牙膏有效成分是


A.氯化锶和硝酸钾

B.氟化亚锡

C.0.321%氟化钠及20%二氧化硅

D.中草药成分

E.三氯羟苯醚


参考答案:A


解析:

脱敏牙膏的有效成分有两大类:一类是硝酸钾和氯化锶;另一类是氟化亚锡或其他亚锡类。


第143题 增白牙膏的活性成分是


A.抗生素

B.氟化物

C.硝酸钾

D.氧化剂

E.中草药


参考答案:D


解析:

增白牙膏的活化成分是氧化剂成分,如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脲等。


第144题 作为牙膏洁净剂的成分是


A.碳酸钙

B.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C.山梨醇

D.藻酸盐

E.二氧化酚


参考答案:B


解析:

牙膏洁净剂又称表面活化剂,现在多用合成洁净剂,如月桂醇硫酸钠、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椰子单酸甘油酯磺酸钠。


第145题 洗必泰抗菌作用机制不包括


A.减少了唾液中能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数

B.使唾液糖蛋白对牙面的吸附能力减弱,抑制获得性膜和菌斑的形成

C.与牙面釉质结合,阻碍唾液细菌对牙面的吸附

D.改变菌斑细菌的内聚力,控制细菌的聚集和对牙面的吸附

E.可抑制细菌产酸,减少龋病的发生


参考答案:E


解析:

氯己定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减少唾液中能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数;氯己定与唾液酸性糖蛋白的酸性基团结合,从而封闭唾液糖蛋白的酸性基团,使唾液糖蛋白对牙面的吸附能力减弱,抑制获得性膜和菌斑的形成;氯己定与牙面釉质结合,覆盖了牙面,因而阻碍唾液细菌对牙面的吸附;氯己定与钙离子竞争,改变菌斑细菌的内聚力,控制细菌的聚集和对牙面的吸附。


第146题 牙周病患者在使用牙线前应首先进行


A.刷牙

B.漱口

C.牙签去除菌斑

D.龈上沽治和根面平整

E.牙龈按摩


参考答案:D


解析:

牙周病患者在使用牙线前,应首先进行龈上洁治和根面平整,如磨光邻面的充填体悬突,使之与牙齿的解剖外形一致,以免勾住牙线使其磨损而易拉断。


第147题

牙间隙增大时用于清洁邻面和根分叉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148题

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不易去净菌斑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149题

去除龈上牙石和菌斑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150题

机械性去除菌斑最常用的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151题

对去除颈部和根上面附着的菌斑最有效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当牙间隙增大时,可以用牙签清洁邻面和根分叉区牙线可以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不易去净菌斑;龈上洁治术去除龈上牙石和菌斑;刷牙是机械性去除菌斑最常用的方法;牙间隙刷对去除颈部和根上面附着的菌斑最有效。


第152题 在学校口腔预防项目中,洗必泰作为控制菌斑的药物制剂配制成漱口液,其作用机制为


A.与唾液糖蛋白的碱基基团结合

B.与磷离子竞争,抑制细菌的聚集

C.使舌背染色并透人牙中

D.应用氟化物1小时后再含漱

E.阻碍唾液中的细菌在牙面的吸附


参考答案:E


第153题 超声波洁牙时工作头与牙面的角度为


A.15°

B.30°

C.45°

D.80°

E.90°


参考答案:A


解析:

使用超声波洁牙时,将工作头以15°角轻轻与牙石接触,利用工作头顶端的超声振动波击碎牙石。


第154题 口腔癌癌前病变恶变危险度较高的部位不包括


A.舌侧缘

B.口底

C.下颌颊沟与牙槽

D.腭部

E.口角


参考答案:E


解析:

口腔癌前病变恶变危险度较高的部位包括舌侧缘、口底、下颌颊沟与牙槽和腭部,不包括口角。


第155题 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是


A.舌癌

B.颊黏膜癌

C.牙龈癌

D.鳞状细胞癌

E.腺癌


参考答案:D


解析:

狭义的口腔癌指发生于舌、口底、腭、牙龈、颊和牙槽黏膜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


第156题 下列因素中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不相关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B.EB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口腔卫生不良

E.梅毒螺旋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嚼槟榔、饮酒;环境因素,如光辐射、核辐射;生物因素,如口腔感染与局部刺激,梅毒、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等。与HIV无关。


第157题 下列口腔癌的流行特征,正确的是


A.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

B.发病情况与时间变化无关

C.患病年龄有偏低的趋势

D.男女患病比例接近1:1

E.不同种族发病率相似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腔癌的流行特征有以下几方面。①地区分布: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以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②时间分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口腔癌发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③年龄分布:患病年龄有偏老龄化的趋势,口腔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④性别分布:男女都可发生,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接近2:1。⑤种族差异:口腔癌在不同种族的发病率不同。故选A。


第158题 牙外伤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交通意外

B.运动损伤

C.暴力事件

D.不良行为习惯

E.摔倒、碰撞


参考答案:E


解析:

摔倒、碰撞以及物体撞击牙是发生牙外伤最常见的原因。


第159题 牙外伤的高发人群为


A.儿童及青少年

B.年轻女性

C.中年男性

D.青年男性

E.老年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群中牙外伤发生的高峰年龄为6~13岁,儿童及青少年是牙外伤的高发人群。


第160题 口腔癌预防的含义不包括


A.预防口腔癌的转移

B.预防口腔癌对邻近组织的损害

C.预防因口腔癌丧失生命

D.预防口腔癌的传染

E.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参考答案:D


解析:

口腔癌预防的含义包括预防口腔癌发生、预防口腔癌对邻近组织的损害、预防口腔癌的转移、预防口腔癌丧失生命。故选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