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01题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以下不符合甲级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条件的是( )。
A.具备20名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
B.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
D.近三年主持过2项省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参考答案:D
第505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 )的评价单位,可以责其进行3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限期改正。
A.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评价合同
B.变相转包评价工作或承接的项目与评价证书业务范围不一致
C.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差
D.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编造数据、弄虚作假
参考答案:AC
第506题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评价机构有( )情形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注销其评价资质。
A.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申请延续的
B.法人资格终止的
C.评价机构有违规行为的
D.评价机构的环境评价文件质量较差的
参考答案:AB
第507题 在某市道路建设规划草案审批中,因种种原因,对其所附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结论未予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应当( )。
A.对规划重新做环境影响评价
B.对规划重新审批
C.对不采纳的情况做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D.判定审批无效
参考答案:C
第508题 某化工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已经批准,工厂建设过程中因市场需要,拟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A.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向原审批部门提交补充说明
C.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事宜书面告知原审批单位
D.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交原审批部门备案
参考答案:A
A.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D
第510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有( )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A.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者范围不能做出科学判断的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并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策和措施的
C.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
D.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
参考答案:AB
A.一至三年内
B.三至五年内
C.一至二年内
D.二至五年内
参考答案:B
第512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在( )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A.工业区
B.人口集中地区
C.机场周围
D.交通干线附近
参考答案:BCD
第514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B.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C.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D.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接受调查处理
参考答案:BCD
第515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 )划定。
A.有关流域管理机构
B.有关建设行政管理机构
C.有关水行政管理机构
D.有关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
参考答案:A
A.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
C.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目标
D.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
参考答案:ABCD
第518题 某潮汐发电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应在( )征求公众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意见。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C.环评文件审批阶段
D.建成试运行阶段
参考答案:B
第519题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试生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B.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C.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D.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参考答案:ACD
第520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乡级人民政府
C.各级农业管理部门
D.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