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女孩小丽,孤儿,5岁,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根据《民法典》,下列具有抚养教育能力的人员中,可以收养小丽的是()。
A.赵某,男,未婚,38岁,已收养一子
B.钱某,女,离婚,38岁,已收养一女
C.孙某,男,已婚,28岁,育有—子
D.李某,女,离婚,28岁,无子女
参考答案:B
解析: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故选项A错误;收养人应年满30周岁,故选项C、D错误;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故选项B正确。
第182题
根据《民法典》,关于法定继承中遗产不均等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有()。
A.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B.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C.对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D.对代位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
E.继承人协商同意的,分配遗产时,可以不均等
参考答案:ABCE
解析: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不均等分配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额。继承人协商同意的,可以不均等分割。
第183题
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关于信访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
B.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应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C.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3人
D.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E.信访事件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第184题
根据《信访条例》,下列信访人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A.钱某与本村村民6人共同就征地补偿问题到信访工作机构走访
B.魏某因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结果不满,串联其他村民到信访机构走访
C.冯某就本村村委会主任贪腐问题前往乡人民政府信访接待场所走访
D.王某为达到信访目的,将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信访条例》第十八条,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选项A错误;根据《信访条例》第二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①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②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③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④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⑤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⑥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
第185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专项应急预案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演练
B.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
C.政府部门在应急预案印发30个工作日后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D.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分为专项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类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选项A错误;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选项B正确;政府部门在应急预案印发20个工作日后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选项C错误;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选项D错误。
第186题
范某和王某发生邻里纠纷,有矛盾激化的可能,人民调解委员会派人民调解员小冯去调解。根据《人民调解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范某和王某提出要求更换调解员小冯
B.王某因个人原因,提出终止调解的意愿
C.范某要求再增加一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
D.小冯出于邻里和睦的考虑,阻止范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公
参考答案:D
解析:
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调解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人民调解的保障。
第187题
根据《人民调解法》,下列关于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双方当事人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C.调解协议书需由双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后,才具有法律约束力
D.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E.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参考答案:ADE
解析: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第188题
某市信访部门收到群众提出的信访事项并进行了登记,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对这些事项处理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属于依法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告知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B.属于由本级人民政府处理的,书面通知信访人向本级政府提出
C.属于由本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处理的,书面告知信访人向有关部门提出
D.涉及下级行政机关的,书面通知信访人向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提出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表述正确;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故选项B、C错误;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故选项D错误。
第189题
甲县乙镇某道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突发煤气管道破裂、煤气泄漏,对周边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该事发当由()负责。
A.甲县人民政府
B.甲县煤气公司
C.甲县消防部门
D.乙镇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故选A。
第190题
根据《人民调解法》,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调解。这体现了人民调解的()原则。
A.公正
B.自愿
C.平等
D.公开
参考答案:B
解析: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如果当事人根本不同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就不得硬性调解或者强迫调解。这体现的是自愿原则,故选B。
A.小张、小王应接受小姜调解
B.小姜可直接邀请楼里其他邻居参与调解
C.小王认为小姜偏袒小张,可以申请由老杨来调解
D.小张、小王达成口头协议后,小姜应为其制作调解协议书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发生纠纷以后,是否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首先决定于当事人愿不愿意接受调解,当事人接受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就予以受理;如果当事人不同意某个调解委员的调解,就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更换调解委员;如果当事人根本不同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就不得硬性调解或者强迫调解。
A.乙县负责,丁县配合
B.乙县和丁县共同负责
C.甲市负责,丙市配合
D.甲市和丙市共同负责
参考答案:D
解析: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第193题
老李向某县甲局提出信访事项,涉及甲、乙两局。甲局认为该事项应由乙局受理,但乙局对此有异议。根据《信访条例》,该信访事项应由( )受理。
A.甲局
B.甲局和乙局共同
C.该县人民法院指定的机关
D.该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关
参考答案:D
解析:
《信访条例》规定,应当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分立、合并、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受理;职责不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机关受理。
第194题
根据《人民调解法》,下列关于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事人应当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B.当事人如接受调解,不得终止
C.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
D.当事人应当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E.调解是否公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当事人在参与调解活动的过程中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具体包括4个方面:①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②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③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④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在规定了调解活动中当事人享有的广泛权利外,还同时规定了当事人的义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如实陈述纠纷事实;②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③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第195题
某足球联赛决赛后,双方球迷发生恶性群殴事件,致使数名球迷受伤,近万民观众滞留现场。所在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获悉后立即着手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安机关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 )。
A.保障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B.从严惩处哄抢财务、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的行为
C.强制隔离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
D.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①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②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③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④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第196题
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关于信访事项办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办结
B.信访事项依法延长办理期限不得超过30日
C.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复核
D.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复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选项A错误。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选项B正确。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选项C、D错误。
第197题
甲省气象台检测到近期本省将出现极端天气,其中甲省辖区内的乙市有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引发突发事件,遂及时通知乙市气象局,并向甲省人民政府报告。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向乙市发布突发事件预警的有( )。
A.甲省气象台
B.乙市气象站
C.甲省人民政府
D.乙市人民政府
E.乙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
参考答案:CD
解析: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人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198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可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级别
B.事故灾难可分为—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级别
C.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
D.社会安全事件可分为—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级别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第199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发布突发事件警报后,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继续实施有关措施24小时
B.持续观察12小时后,宣布解除警报和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C.立即宜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D.立即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逐级降低预警级别直至解除警报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200题
根据《信访条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下列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对信访人提出的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人民检察院
B.对已经或者依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
C.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提出
D.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应当直接转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处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信访条约》,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