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城市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 )
A.工作、居住、游憩、交通四个方面
B.工作、生活、游憩、交通四个方面
C.工作、居住、生活、交通四个方面
D.工作、居住、游憩、生活四个方面
参考答案:A
第244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应以上一层次依法制定和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为依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上一层次的城市规划为依据,前提是这项规划必须是依法批准并有效,两者缺一不可
B.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以国家和所在地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
C.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D.单独编制的各项专业规划应当以城市区域专项规划为依据
参考答案:D
第245题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 )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A.引导和监督
B.引导和控制
C.计划和控制
D.计划和监督
参考答案:B
第246题 根据《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规定,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该要求不包括 ( )
A.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B.合理限制发展规模
C.防止滥占土地
D.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方法和内容
参考答案:D
第248题 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B.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D.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E.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AC
第249题 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B.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应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的原则
C.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D.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应使得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答案:C
第250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所称的历史环境要素,是指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风貌的 ( )
A.房屋、地面设施、长廊、亭台等建筑物
B.塔架、桥梁、涵洞、电杆等构筑物
C.围墙、石阶、铺地、驳岸、树木等景物
D.山丘、水面、草原、沙漠等自然环境景观
参考答案:C
第251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取得( )后,方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B.建设单位施工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工程监管许可证
参考答案:A
第253题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 ( )
A.同时设计
B.同时完工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使用
E.同时开发
参考答案:ACD
第254题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 )
A.选址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国有土地使用证
参考答案:A
第255题 行政法制监督中的权力机关的监督,由各级( )通过报告、调查、质询、询问、视察和检查等手段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全方位的监督。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检察机关
参考答案:A
第256题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1997)的规定,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
A.城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必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B.城市道路绿化应以地被植物为主,地被植物、乔木、灌木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C.修建城市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D.城市道路绿化应符合车行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参考答案:B
第258题 下列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几种关系中,哪一种关系阐述是正确 ( )
A.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土地使用证的重要依据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土地使用证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C.用地单位同时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其联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用地单位同时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其联合核发建设土地使用证
参考答案:A
第259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的原则
B.先建设后治理的原则
C.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
D.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特色风貌的原则
E.环保节能,保护耕地的原则
参考答案: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