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41题 以下对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检查中,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爆炸环境中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高处或埋入地下
B.爆炸环境中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电气线路应设在较低处或用电缆沟敷设
C.电气线路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
D.电气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时,沟内用混凝土填充
参考答案:D
解析:
电气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填充沙并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
第442题 对以下场所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某铝粉厂,通风系统将空气中的含尘浓度过滤到爆炸下限的20%再循环使用
B.某木器加工厂,由于担心环境污染,喷漆车间排风扇直接排到生产车间
C.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内排风设备采用独立的排风系统,经净化后可循环使用
D.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参考答案:D
解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AB错误;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C错误。
第443题 某工厂同时设有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对其排风机进行检测过程中,下列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燃油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4次/h,事故时排风换气次数8次/h
B.燃油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4次/h,事故时排风换气次数6次/h
C.燃气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6次/h,事故时排风换气次数8次/h
D.燃气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8次/h,事故时排风换气次数12次/h
参考答案:C
解析:
燃气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事故时排风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
第444题 以下对厂房内供暖管道的敷设检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某乙类厂房,采用100℃的采暖设备,其管道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为60mm
B.某甲类厂房,采用90℃的采暖设备,其管道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为80mm
C.某丙类厂房,采用105℃的采暖设备,其管道采用不燃材料与可燃物隔绝
D.某丙类厂房,采用105℃的采暖设备,其管道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为9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供暖管道不得穿过存在与供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必须穿过时,应检查是否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同时,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保持的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当温度大于l00℃时,此距离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当温度不大于100℃时,此距离不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第445题 某多层面粉厂房,室内设有面粉碾磨车间,该车间与楼梯间相通,该建筑室内并设置有其他相应的防爆措施,下列有关该建筑室内防爆的措施,做法正确的是( )。
A.碾磨车间布置在首层靠外墙部位
B.碾磨车间内表面采用表面光滑、平整的水泥地面
C.碾磨车间与楼梯间连通位置设有门斗,门斗的疏散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D.碾磨车间内设置有地沟,在地沟上敷设带网孔的盖板,方便使用吸尘器清除地沟内的粉尘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6.7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故选项A错误。3.6.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故选项B错误。3.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故选项D错误。3.6.1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故选项C正确。
第446题 对于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来讲,对于室内与之相连通的楼梯间以及室外楼梯有较大的危险性,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的进行疏散,需要在楼梯间连通部位设置门斗,下列关于该建筑的防爆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爆炸危险性车间布置在顶层靠外墙部位,并设置泄压设施
B.厂房总控制室与厂房贴邻布置,采用防火墙与厂房分隔
C.门斗隔墙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不燃性墙体
D.门斗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且与楼梯间门错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6.7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故选项A正确。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故选项B错误。3.6.1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故选项C、D正确。
第447题 下列关于通风、空调设备的防火防爆说法正确的有()。
A.两条输送气体的管道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70℃的管道设在表面温度120℃的管道下方
B.燃油锅炉房采用机械通风时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
C.燃气锅炉房采用机械通风时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
D.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
E.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9.3.10,排除和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易燃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150mm,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当管道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A选项正确;根据9.3.16,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采取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根据9.3.9-1,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E选项正确。
第448题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的有()。
A.穿越空调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
B.穿越防火分隔的变形缝的两侧
C.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的空调系统的竖管与水平支管交接处的水平支管上
D.穿越危险性大和重要房间的隔墙和楼板处
E.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9.3.11,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第449题 检查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时,检查内容为有爆炸危险的()。
A.甲、乙类厂房的布罝位置
B.总控制室的布置位罝
C.分控制室的布置位置
D.相关设备用房的布置位罝
E.疏散楼梯的布置位置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爆炸危险区域按场所内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主要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爆炸性粉尘环境。检査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中,主要检查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总(分)控制室和相关设备用房的布置位置。
第450题 下列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设施中,需要设置泄压装置的是()。
A.除尘器
B.过滤器
C.送风机
D.防火阀
E.管道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根据《建规》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第451题 某面粉厂的碾磨车间,地上3层,建筑高度12m,建筑面积6600㎡。消防机构对其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获取的下列信息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该厂房采用砖混结构
B.该厂房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C.该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门口均未设门斗
D.设置在该厂房二层单独房间内的干式除尘器具备连续清灰功能
E.办公室和休息室区域设置在该厂房的首层,其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乙级防火门和耐火极限为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题中面粉厂的碾磨车间为乙类厂房。
3.6.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A选项不符合要求)
根据表3.3.1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知,该厂房可为一级或二级耐火等级,又根据表3.2.1不同耐火等级的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可知,一级耐火等级承重墙为3.0h,二级耐火等级承重墙为2.5h。(B选项不符合要求)
3.6.1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C选项不符合要求)
9.3.7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D选项符合要求)
3.3.5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E选项不符合要求)
第452题 下列关于多层养老院的内部装修材料中,说法错误的是()。
A.顶棚采用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
B.墙面采用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的胶合板
C.地面采用瓷砖
D.隔断采用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表5.1.1,养老院的顶棚、墙面、地板、隔断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分别不应低于A级、A级、B1级、B,级;根据2.0.4,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A选项正确;根据2.0.5,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B选项错误;瓷砖属于A级装修材料,地面不低于B,级,C选项正确;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属于B,级装修材料,D选项正确。
第453题 某存放国家级重要档案的建筑,建筑高度为26m,已按现行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了消防设施,下列关于其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部位均可降一级
B.除顶棚外,其他部位可降一级
C.顶棚降一级,其他部位不限
D.所有部位均不应降级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建筑属于高层重要公共建筑,建筑性质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表5.2.1,高层公共建筑中,存放文物、纪念展览品、重要图书、档案、资料的场所,A、B级电子信息机房及装有重要机器、仪器的房间,在任何时候,任何部位都不能降级。
第454题 某公共建筑,层高3.8m,地上3层,地下1层,标准层建筑面积500㎡,未设自动灭火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下列关于该公共建筑所选用的室内装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设在地上二层的托儿所的墙面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装修
B.设在地下一层的B级信息机房的墙面采用木纹金属板
C.设在地下一层的自选超市的地面采用硬PVC地板
D.设在地下一层的教室的墙面采用钢龙骨纤维石膏板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表5.1.1,A选项中托儿所的墙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彩色阻燃人造板属于B1级,A选项错误;B级信息机房的墙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木纹金属板属于A级,B选项正确;地下超市的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硬PVC地板属于B1级,C选项错误;地下教学场所的墙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钢龙骨纤维石膏板属于B1级,D选项错误。
第455题 关于地下建筑的室内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地下歌舞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顶棚、墙面不应低于A级,地面不应低于B1级
B.地下观众厅的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中,顶棚、墙面不应低于A级,地面不应低于B1级
C.地下存放文物场所的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中,顶棚、墙面不应低于A级,地面不应低于B1级
D.地下餐饮场所的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中,顶棚、墙面不应低于A级,地面不应低于B1级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5.3.1,地下观众厅的顶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都不应低于A级,B选项错误;地下存放文物场所的顶棚、墙面、地面都不应低于A级,C选项错误;地下餐饮场所的顶棚、墙面、地面都不应低于A级,D选项错误。
第456题 在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检查时,下列做法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A.建筑高度为24m的办公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有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B.建筑高度为54m的住宅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C.建筑高度为15m的学生宿舍楼,基层与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D.建筑高度为15m的办公楼,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无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6.7.5,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住宅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学生宿舍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C选项错误。
第457题 在对建筑外墙装饰材料进行防火检査时,发现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A.3层综合楼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采用防火塑料装饰板
B.25层的住宅楼,外墙的装修层采用大理石
C.建筑高层48m的医院,外墙的装饰层采用多彩涂料
D.建筑高层55m的教学楼,外墙的装饰层采用铝塑板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筑外墙上附属的装饰材料(如装饰板、广告牌和条幅等),如采用可燃性材料,火灾时会从外立面蔓延至多个楼层形成立体燃烧,大大增加灭火救援的难度。所以,室外大型广告牌和条幅的材质要便于火灾时破拆;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可采用B1级材料。防火塑料装饰板、多彩涂料、铝塑板为B1级,大理石为A级。
第458题 在对建筑外墙装饰材料进行的防火检查中,下列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是( )。
A.某综合楼,地上10层,建筑外墙采用铝扣板装饰
B.某超高层办公楼的裙房建筑外墙采用木纹金属板装饰
C.某档案馆,建筑高度40m,地上一至四层的建筑外墙采用PVC塑料板墙板装饰
D.某星级酒店,地上20层,建筑外墙采用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装饰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筑外墙上附厲的装饰材料(如装饰板、广告牌和条幅等),如采用可燃性材料,火灾时会从外立面蔓延至多个楼层形成立体燃烧,大大增加灭火救援的难度。所以,室外大型广告牌和条幅的材质要便于火灾时破拆: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可采用B1级材料。铝扣板、PVC塑料板墙板、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为B1级,木纹金属板为A级。
第459题 某商场,地上6层,建筑高度32m,第一至四层为商业营业厅,第五层为餐饮场所,第六层为电影院。建筑采用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难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完全覆盖的防护层
B.外墙外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C.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该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
D.屋面外保温材料采用难燃材料
参考答案:A
解析:
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针对建筑不同的保温系统、建筑类别、建筑高度,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有所不问。需要注意的是,屋面、地下室外墙而不得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水率高的保温材料。②防护层的设置。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外侧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并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③防火隔离带的设置。④每层楼板处的防火封堵。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止因烟囱效应而造成火势快速发展。⑤电气线路和电器配件的安装。
第460题 在建筑外保温系统中,当外墙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在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不得小于( )mm,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
A.150
B.300
C.500
D.800
参考答案:B
解析: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要求如下:①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在保温系统的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然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不得小于300mm,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②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得小于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