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习题(1607题)


第901题 某 4 层电子信息机房,层高 4m,每层面积为 1600㎡,设置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保护,则该建筑最少划分()个防护区。


A.16

B.8

C.20

D.12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3.2.4-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 1600m³。(每层4个防护区,4×4=16个)


第902题 某通讯机房釆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s。


A.4

B.6

C.8

D.10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规》3.3.7 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第903题 某防护区内设有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该系统的充装压力不应大于()。


A.1.2MPa

B.2.4MPa

C.2.5MPa

D.3.6MPa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规》6.0.8 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 MPa


第904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安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管网、壳体等金属件经过有爆炸危险及变电、配电室等场所时应设防静电接地

B.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

C.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

D.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参考答案:B


解析:

《气规》6.0.6 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A正确。

6.0.7 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该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B错误。

6.0.3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C正确。

6.0.11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D正确。


第905题 某场所划分为一个防护区,防护区内设置多台七氟丙烷预制灭火装置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设置,不正确的是()。


A.设置20台预制灭火装置

B.预制灭火装置必须能同时启动,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 2s

C.防护区内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高度应位于防护区净高 2/3 以上

D.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3.1.14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A错误。

3.1.15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B正确。

3.2.7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C正确。

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D正确。


第906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B.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系统启动装置可分别设置

C.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D.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参考答案:B


解析:

《气规》3.1.11 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A正确。

3.1.10 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B错误。

3.1.9 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C正确。

3.1.6 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D正确。


第907题 某建筑内通信机房设置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二氧化碳系统设有专用的储存容器间,该储存容器间内设有机械排风装置。下列关于储存容器间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A.储存容器间靠近防护区,出口直接通向室外

B.储存容器间室内干燥

C.机械排风装置的排风口距储存容器间地面髙度为 0.6m

D.储存容器间耐火等级为二级


参考答案:C


解析:

《二氧化碳规》5.1.7 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专用的储存容器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1.7.1 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A正确)

5.1.7.2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D正确)

5.1.7.3 室内应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B正确)

5.1.7.4 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储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距储存容器间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5m,排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正常排风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h确定。(C错误)


第908题 低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的设计工作压力不应小于()MPa。


A.2.5

B.1.5

C.2.2

D.1.8


参考答案:A


解析:

《二氧化碳5.1.1A.1低压系统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


第909题 某通信机房设置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该系统应有()种启动方式。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气规》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第910题 某通信楼,设置IG541管网灭火系统。该系统的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 )。


A.防护区内

B.消防控制室内

C.储瓶间内或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D.防护区泄压口处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规》5.0.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第911题 某防护区平时有人工作,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的操作与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应有不小于30s的延迟

B.该系统设置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C.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个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之后,启动防护区内部的火灾声光警报器

D.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个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之后,发出指令关闭防护区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B正确。

5.0.3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A错误。

《火规》4.4.2-2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C正确),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4.4.2-3 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

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

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D正确。


第912题 某场所设置有管网式IG541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的操作与控制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B.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方式

C.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的防护区未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D.防护区门口设置的手动控制装置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规》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A正确。

5.0.3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B正确。

5.0.4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C错误。

5.0.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D正确。


第913题 某场所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的操作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设有45s的延迟喷射时间

B.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面

C.对于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应在其出入口处设置手动、自动转换控制装置

D.低压系统制冷装置应采用自动控制,可不设手动操作装置


参考答案:C


解析:

《二氧化碳》6.0.2 当采用火灾探测器时, 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根据人员疏散要求,宜延迟启动,但延迟时间不应大于30s。A错误。

6.0.3 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应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的全部操作。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保护对象附近。B错误。

6.0.3A 对于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应在其出入口处设置手动、自动转换控制装置;有人工作时,应置于手动控制状态。C正确。

6.0.5 低压系统制冷装置的供电应采用消防电源,制冷装置应采用自动控制,且应设手动操作装置。D错误。


第914题 工程设计对有人值守的油浸变压器需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应选择()系统。


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B.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C.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D.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3.2.3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K型及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等场所。C错误。

条文说明:对于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因其灭火效能较低,以及在高压喷放时可能导致可燃易燃液体飞溅及汽化,有造成火势扩大蔓延的危险,一般不提倡用于扑救主燃料为液体的火灾。B错误。

《二氧化碳》1.0.5A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D错误。


第915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组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储存容器上的容器阀应能够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之后自动关闭

B.选择阀用于控制灭火剂流向,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选择阀对应一个防护区

C.储存容器的容器阀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D.组合分配系统的选择阀应能够在容器阀开启后立即打开


参考答案:D


解析:

《气规》4.1.4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C正确。

4.1.5 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

4.1.6 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

《二氧化碳》5.2.1 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B正确。

《二氧化碳》5.1.1A.4 低压二氧化碳系统的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A正确。

5.0.9 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D错误。


第916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合分配系统保护4个防护区时,应具有备用量

B.组合分配系统在喷放完在24h可以恢复充装的,应有备用量

C.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的设计储存量的90%

D.组合分配系统二氧化碳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二氧化碳》3.1.4A 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D正确。

3.1.5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 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48h 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A、B、C错误。


第917题 下列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适用范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扑救液体火灾

B.适用于扑救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C.不适用于扑救硝酸钠火灾

D.适用于扑救联胺火灾


参考答案:D


解析:

《气规》3.2.1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电气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3.2.2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第918题 某净空高度为4.6m的单层数据计算机房,建筑面积为600㎡,设置七氟丙烷管网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该气体灭火系统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泄压口位于防护区净高的1/2以上

B.增压压力为4.2MPa的储存容器,采用焊接容器

C.管道的公称直径为70mm,采用螺纹连接

D.喷头的保护高度为4.0m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3.2.7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A错误。

4.2.2 增压压力为2.5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B正确。

4.1.9- 4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钢制管道附件应内外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使用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应采用不锈钢的管道附件。C正确。

3.1.12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D正确。


第919题 气体灭火系统按灭火剂的种类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下列关于惰性气体中的IG541混合气体的灭火机理正确的是( )。


A.直接和氧气进行隔离达到隔离的效果

B.灭火剂由液体变为气体需要吸收热量达到冷却的效果

C.使防护区中氧气浓度降低达到窒息的效果

D.阻断链式反应自由基


参考答案:C


解析:

IG541混合气体的灭火机理是窒息。


第920题 喷头是消防系统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消防组件,不同的系统对喷头的安装和要求各有不同,根据现行的国家规范,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喷头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符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的是()。


A.气体灭火喷头的保护高度为6m

B.气体灭火喷头的保护高度为0.25m

C.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为5m

D.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为8m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规》3.1.12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A正确)

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B错误)

3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 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 m;(C错误)

4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 m。(D错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