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根据岩土锚喷支护规范的围岩分类方 法,属于稳定性较差的围岩是指:跨度 为 3~5m 巷道的稳定时间为( )。
A.一个月以上
B.10 天以内
C.仅有几天
D.1 天以内
参考答案:C
解析:岩石分类中的围岩稳定性 指标,对于巷道施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也因为此,它对于矿业工程专业的学习而 言,也具有实际意义。除采用围岩不塌落的 间隔时间评价稳定性指标外,有的采用岩性 描述的方法或者其他间接的方法。题目中的 稳定性较差围岩,按岩土锚喷支护规范规 定,是第四类围岩,对于 3~5m 跨度的巷 道,只有几天的时间是稳定不垮落,这实际 也表示,支护工作应在短短的几天内完成。 这就是施工应该掌握的。
第22题 为描述地下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通常 采用的是( )。
A.岩体强度应力比
B.岩石抗拉比强度指标
C.岩石质量指标
D.岩石完整性系数
参考答案:D
解析:岩体中发育有许多裂隙, 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从而也影响了岩石的 强度,还影响岩体渗透性、稳定性等重要性 质,因此,评价岩体工程质量时常常采用所 谓的岩石完整性指标,表征岩体中裂隙的发 育程度。岩石的强度应力比是指岩石强度与 所处岩层的最大主应力之比,是一个关系工 程条件的比值。岩石抗压比是指岩石抗拉强 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和裂隙发育程度没有 直接关系;而岩石质量指标具有更广泛的意 义,没有专指岩石的裂隙发育状况。
A.平推断层
B.走向断层
C.斜交断层
D.倾向断层
参考答案:A
解析:断层按上下盘相对移动的 方向不同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 层;按断层走向和岩层走向的关系,可分为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显然,答 案是 A。
A.断层是岩体的断裂形式
B.沿断裂岩面水平运动的是平推断层
C.断层的断距和落差不同
D.断层都会引起涌水
参考答案:D
解析:断层不一定都是涌水的。 有的断层没有沟通含水层就可能没有涌水, 也可能是挤压性断层,由于层间的紧密的泥 质成分就可能不会造成渗水条件也不会涌 水。通常安全规程对于断层的涌水情况会有 不同的说明。故本题答案应为 D
第25题 容易造成矿山井巷工程破坏和产生严重灾害的重要因素是( )。
A.自重应力
B.构造应力
C.温度应力
D.水压力
参考答案:B
解析:构造应力往往较大,其破 坏作用严重。自重应力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增 加,所以深部地层的压力就较大一些,温度 应力、水压力相对更小些,局部地方会有较 大的水压力。造成矿山井巷工程破坏和产生 灾害的因素是地层压力,地层压力产生破坏 作用最大的是构造应力,只是构造应力的分 布具有局域性质。故本题容易造成矿山井巷 工程破坏和产生严重灾害的重要因素是构造 应力,答案为 B。
第26题 对于地表水形成井巷涌水的原因,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因洪水水位高出井口标高
B.由河水顺井筒流入井底
C.井筒揭露地表水层时并沿井壁形成 水通道
D.巷道顶板导水裂隙带贯通地表水
参考答案:B
解析:地表水可以形成井下涌水 水源的原因,主要是地表水导通地层而进入井巷。其原因包括由于井筒施工形成井壁与 各岩土层的导通、井巷底板导水裂隙与地表 水体导通、地表水体与导水断层连通到井 下、洪水泛滥其水位高出井口标高而涌入井 筒等。一般,河水不与井筒连通,所以不能 直接流入井筒到井下。所以本题答案应为 B。
A.松散砂层含水层
B.基岩裂隙带(水)
C.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D.岩溶含水层
参考答案:B
解析:开采侏罗系煤层的矿井, 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基岩裂隙带(水);开采 石炭二叠系煤层的矿井,主要充水水源除煤 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外,更重要的是岩溶含 水层。
第28题 下列属于人为产生的矿井通水通道为( )。
A.压力裂隙
B.导水陷落柱
C.岩溶塌陷
D.封闭不良的钻孔
参考答案:D
解析:人为因素产生的矿井通道 主要有未封闭或封闭不良的钻孔、矿井长期 排水导致形成的通道及采掘活动导致形成的 通道。
第29题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 )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排查及 治理活动。
A.每月
B.每季
C.每年
D.每半年
参考答案:A
解析: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 杂矿井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排查, 其他矿井应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第30题 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 于( )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 10m。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C
解析: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 距离,应当根据水压大小、煤(岩)层厚度 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在探放水设计中做出 具体规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探放老 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 30m,止 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 10m
第31题 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 在( )上标明,归档备查。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上下对照图
C.井田地形地质图
D.矿井充水性图
参考答案:B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 十条规定: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 录,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明,归档备查
第32题 矿图中,矿体等高线变得更密集时,表示矿体出现( )现象。
A.走向改变
B.倾向有变化
C.倾角变陡
D.坡度变小
参考答案:C
解析:通过矿图判断岩(矿)层 的分布以及构造情况,是有关地质工作的一 项基本技能。正确判断地层分布及构造情 况,对于确定岩(矿)层位置、预判井巷会 遇到的地质条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这 其中以矿图中的岩层等高线能给予的信息最 多。岩层连续,等高线也应该是连续的。当岩层有断裂时,岩层就可能出现断失或重叠 的情况,于是就会引起等高线缺失或者重 叠;当岩层面坡度发生改变时,岩层面的等 高线密度就会发生变化,坡度变陡时,也即 层面的同样距离的落差变大,或者说同样落 差的等高线密度就变大,反之密度会变小。 所以,本题答案应为 C。
第33题 关于土的坚实程度评价,正确的是 ( )。
A.一类土属于特坚硬土
B.松软土主要用锹和锄头挖掘
C.软与中等密实黏土属于坚土
D.砂土挖掘只有少许要用镐翻松
E.四类土以上不具有岩石的坚硬性质
参考答案:BCD
解析:按照土体坚实程度 分类,一类土属于最不坚实的一类,四类以 上就属于砂砾坚土、软石以上的岩石类、属 于具有坚硬性质;松软土属于一类土,它可 以用锹和锄头挖掘,少许还要用脚蹬;软与 中等密实土为三类土,即坚土;砂土一般是 指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及夹有碎石、卵石 的砂等,属于二类,一般的砂仅用锹和锄头 挖掘即可,夹有碎石、卵石时可能需要镐翻 松。故本题答案应为 B、C、D。
第34题 有色金属矿山围岩分级中,用来描述围 岩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的有( )。
A.岩体结构类型
B.岩体裂隙密度
C.岩石密度指标
D.岩体强度指标
E.岩体强度应力比
参考答案:ADE
解析:根据有色金属矿山 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的围岩分级标准,围岩的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可采用岩体结构类型、岩 石强度指标、岩体声波指标、岩体强度应力 比、岩体构造状态、毛硐的稳定状态等六种 来描述。影响大的岩体裂隙状态反映在岩体 结构中,岩石密度一般变化不大,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工程稳定性也很小,局部也可以反 映在岩体结构中,因此 B、C 选项不合理, 故答案应为 A、D、E。
第35题 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
A.砾岩
B.砂岩
C.碳酸岩
D.大理岩
E.板岩
参考答案:ABC
解析:岩石按其生成分为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根据沉积 条件和成分不同,沉积岩分为砾岩、各种砂 岩及黏土岩、各种碳酸岩(包括石灰岩、灰 岩等);岩浆岩根据成因分为火山岩和侵入 岩;变质岩随变质环境(母岩种类、温度、 压力)的不同,有石英岩、片麻岩、板岩、 大理岩多种。
第36题 地质构造的形式总体可分为( )。
A.单斜
B.褶皱
C.断裂
D.裂隙
E.层理
参考答案:ABC
解析:地质构造是指由地 质作用造成的地层构造形式,包括有褶皱、 单斜和断裂构造,其中断裂构造有裂隙和断 层。层理是地层自然形成过程的结构形式。
第37题 关于地层的断裂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层是岩层完全断裂且有移动
B.单斜构造是岩层部分断裂且仅一个 方向
C.节理是岩层完全断裂但无移动
D.褶皱是岩层有断裂且有若干方向
E.裂隙是岩层未完全断裂而仍有部分 联系
参考答案:ACE
解析:地层的断裂构造有 三种,即断层、节理和裂隙。其中断层是岩 层完全断裂,节理是部分断裂,裂隙是仍有 岩层联系的间隙。单斜构造和褶皱构造的岩 层没有断裂的一种构造,故这两种说法是错 误的。因此,正确答案应为 A、C、E。
第38题 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关系是( )。
A.两者是一回事
B.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
C.相互有对应
D.两者属于顺序关系
E.彼此没有联系
参考答案:BC
解析:地层是指地壳中一定层 位的岩石层,为研究地壳发展历史而编制的 程序;地质年代表示地壳演化过程中所发生 地质事件的时间和顺序。因为地质事件总是 反映在地层变化中,所以它们间的年代单位 有对应性;这样,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实际 是反映了同一过程的两方面内容。故不能说 两者属于一回事,说顺序关系、没有联系, 都是不合理的。答案应为 B、C。
A.岩石抗拉强度
B.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C.岩石完整性系数
D.岩石的抗渗指标
E.RQD
参考答案:BCE
解析:评价岩石质量好坏 的指标有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岩石单轴抗 压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强度参数等。往往不采用抗拉强度,因为其影响因素多,不稳定;对一般 工程也不采用抗渗系数。因此答案应为 B、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