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水工混凝土中粒径为80~40mm的粗集料属于( )。
A.特大石
B.大石
C.中石
D.小石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工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一般分为特大石(150~80mm或120~80mm)、大石(80~40mm)、中石(40~20mm)、小石(20~5mm)四级。
第23题 由于基坑降水中断,黏性土地基发生土体隆起的形式属于( )。
A.流土
B.管涌
C.接触冲刷
D.接触流失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或者黏性土土体发生隆起、断裂和浮动等现象,都称为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称为管涌。
第24题 微倾水准仪使用步骤正确的是( )
A.粗平→照准→读数
B.安置仪器和粗平→精平→调焦和照准→读数
C.安置仪器和调焦→粗平和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仪器和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2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下列环境条件中,水工建筑物所处的侵蚀环境类别为三类的是( )。
A.淡水水位变化区
B.海水水位变化区
C.露天环境
D.室内潮湿环境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30题 混凝土重力坝上下游最高水位以上的表层,主要的要求是( )。
A.抗渗性
B.抗冻性
C.抗侵蚀性
D.抗冲磨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Ⅰ区,上下游最高水位以上的表层,主要有抗冻性要求;
Ⅱ区,上下游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表层,除抗冻性要求外,还有强度、抗渗性、抗侵蚀性要求;
Ⅲ区,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的表层,除对抗渗性、强度要求较高外,对低热、抗侵蚀性也有一定要求;
Ⅳ区,靠近坝基部位,对强度和低热要求较高;
Ⅴ区,坝体内部,通常采用低热、低强度混凝土;
Ⅵ区,有水流通过的部位,对抗冲磨性、抗侵蚀性和抗冻性要求高。
第31题 某水电站工程,发电装机容量200MW,则其次要建筑物的级别为( )级。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装机容量200MW判断该电站的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则其次要建筑物的级别为4级。
第32题 水利工程测量中,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是( )。
A.精平
B.照准
C.调焦
D.粗平
参考答案:D
解析:
安置水准仪和粗平。先选好平坦、坚固的地面作为水准仪的安置点,然后张开三脚架使之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再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头上,将架腿的脚尖踩实。调整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称为粗平。
第33题 某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电站等建筑物。水库总库容是2*108m3,大坝坝高205m,则大坝的合理使用年限是( )。
A.150
B.100
C.50
D.30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不应超过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当建筑物的级别提高或降低时,其合理使用年限应不变。
第34题 下列施工放样的资料中,属于放样数据计算依据的是( )。
A.放样数据手册
B.控制点成果
C.放样手簿
D.测量数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施工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数据、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计算与校核。
A.水准测量法
B.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C.极坐标法
D.GPS-RTK 高程测量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高程放样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GPS-RTK高程测量法等。
第37题 平面位置放样方法包括( )。
A.直角交会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E.视距法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平面位置放样的基本方法有: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几种。
高程放样方法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等。
第38题 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分为(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陨石坠落
E.水库蓄水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指由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面震动,如爆破、陨石坠落、水库蓄水等。
第39题 钢丝质量检验的指标包括()。
A.伸长率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冲击韧性
E.冷弯性能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有物理屈服点钢筋(热轧钢筋)质量检验的四项指标: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则只测定后三项(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第40题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A.保水性
B.稳定性
C.黏聚性
D.分层度
E.流动性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
砂浆的和易性指标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