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参考答案:对
第302题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303题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第304题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第30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30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所有单位应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307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308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规定,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参考答案:错
第309题 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源头防范的原则,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第310题 对于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311题 对于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第312题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销售、购买、运输民用爆炸物品,不得从事爆破作业。
第313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
第314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第315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第316题 客运经营者和客运站经营者在取得全部经营许可证件后无正当理由超过180天不投入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180天以上停运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
第317题 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是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318题 客车、危货运输车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每12个月进行1 次检测和评定。
第319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不得篡改卫星定位装置数据。
第320题 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从业资格条件中,包括3年内无较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