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以下关于间接故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对结果是否真的会发生处于一种不能肯定的状态中,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B.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同时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C.行为人在实施一个非犯罪行为时,而放任某种犯罪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主观上没有明确认识,但对客观上可能产生的任何结果,却抱着无所谓的放任态度
参考答案:ABCD
第602题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 )情形中。
A.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C.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参考答案:ABC
第603题 甲为了防止其果园被偷,就在其果园周围拉了一道电网,也没有采取其他任何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结果导致小学生乙在附近玩耍时触电身亡。甲的心理态度不能是(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参考答案:ABC
第605题 甲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趁乙生病之时,甲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后离开。乙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丙食后2小时死亡。本案中( )。
A.甲有杀丙之间接故意
B.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乙有杀丙之间接故意
D.对丙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参考答案:BCD
第606题 甲向被害人乙的房间开枪射击,但乙已于2小时以前避开,因此未遭杀害。此案中,甲( )。
A.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的成立只要求甲对犯罪事实有所认识
C.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成立故意杀人罪
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AB
A.构成盗窃罪
B.不构成犯罪
C.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BC
第608题 甲和乙素有矛盾,某日二人在街上相遇,甲对乙破口大骂,并用力推搡乙,乙挥拳打甲,甲拾起一根木棒向乙头部打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故意伤害
C.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BC
第611题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李某(15周岁)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B.王某(13周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C.马某(17周岁)实施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
D.胡某(16周岁)实施抢劫行为
参考答案:ACD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BD
第615题 王某与赵某有仇恨,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C.犯罪
D.假想防卫
参考答案:CD
第616题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针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一切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BCD
第617题 某菜农赶马车在公路上走,由于汽车鸣笛,马受惊狂奔,该农民采取了很多措施,结果还是轧死了两个行人。则该农民的行为不是( )。
A.正当防卫
B.不可抗力
C.紧急避险
D.过失犯罪
参考答案:ACD
A.紧急避险
B.假想避险
C.避险不适时
D.事前避险
参考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