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辅警考试题库(1350题)


第21题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参考答案:A


第22题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参考答案:D


第23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参考答案:B


第24题 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参考答案:C


第25题 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参考答案:B


第26题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参考答案:B


第27题 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参考答案:D


第28题 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 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参考答案:A


第29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参考答案:B


第30题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参考答案:D


第31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


参考答案:C


第32题 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社会利益


参考答案:C


第33题 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C


第34题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参考答案:A


第35题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


A.高效

B.简捷

C.精简

D.实效


参考答案:C


第36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参考答案:B


第37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保护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参考答案:B


第38题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参考答案:C


第39题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诽谤、控告

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参考答案:D


第40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参考答案: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