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物证
B.证人证言
C.书证
D.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参考答案:C
第223题 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所规定的“书证”的有( )。
A.显示打架过程的照片
B.带有恐吓内容的电子邮件
C.聋哑人提供的书面证词
D.人民警察所作的现场笔录
参考答案:A
第224题 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所指“书证”的是( )。
A.反映违法嫌疑人违法意图的电子邮件
B.记载违法事实的违法嫌疑人的日记本
C.违法嫌疑人的户籍证明
D.被侵害人制作的违法嫌疑人的素描画像
参考答案:A
第225题 某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行政案件时,发现有件对证明案件起关键作用的物证在某居民手中,但该物证持有人又拒绝向公安机关提供。请问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
A.可以以阻碍执行职务将该持有人传唤到公安机关,如果该持有人还是拒绝提供,就以阻碍执行职务处罚
B.如果该持有人坚决不配合,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直接采取扣押等强制措施
C.公安机关只能做说服教育工作,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D.因持有人拒绝提供,民警可以不去取这个证
参考答案:B
第226题 某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行政案件时,急需一位关键证人提供证言,但该证人拒绝到公安机关作证。请问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 )
A.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凡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所以可强迫该证人到案作证
B.可以以阻碍执行职务将该证人传唤到公安机关,如果该证人还是拒绝作证,就按阻碍执行职务处罚
C.公安机关应通过各种渠道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也可以上门,到该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取证
D.因为证人不愿作证,这不是办案民警所能决定的,不再去找该证人
参考答案:C
A.5日
B.7日
C.15日
D.10日
参考答案:B
第228题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应当
B.可以
C.必须
D.需要
参考答案:B
第229题 违法事实确凿,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违法行为人处以( )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由办案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300元
B.1000元
C.200元
D.500元
参考答案:C
第232题 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所进行的安全检查( )
A.必须开具检查证
B.不需要开具检查证
C.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可以不开具检查证
D.可以先进行检查,后补办检查证
参考答案:B
第234题 一日、居民李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说其住宅附近刚开了一个“黑网吧”。对此报案应作如何处理?( )
A.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及时对该“黑网吧”进行调查处理
B.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在24小时内移送网监部门处理,并告知李某
C.受理后进行登记,告知李某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案
D.直接向李某说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让其向其他部门反映
参考答案:C
第235题 甲市公安机关需要询问居住在乙市的违法嫌疑人张某,下面在( )进行询问不符合法律规定。
A.在张某住处
B.在张某单位
C.将张某传唤到甲市公安机关
D.将张某传唤到乙市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C
第238题 办理行政案件中的询问查证结束时间是指( )。
A.询问笔录的结束时间
B.一次传唤后的最后一份询问笔录的结束时间
C.违法嫌疑人被允许自由离开的时间
D.所有查证工作全部结束的时间
参考答案:C
第240题 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对这里的“8小时”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里的“8小时”应是指违法嫌疑人接到传唤到违法嫌疑人最终能自由离开询问地的时间
B.这里的“8小时”就是指违法嫌疑人到达询问地到违法嫌疑人最终能自由离开询问地的时间
C.这里的“8小时”应是指在一起案件中对违法嫌疑人所有询问时间的总和
D.这里的“8小时”应是指对违法嫌疑人开始询问到违法嫌疑人最终能自由离开询问地的时间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