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中)应选用安全电压照明灯具,在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距离小于( )m等场所,电源电压不大于( )V。
A.2.4 36
B.2.3 36
C.2.4 24
D.2.3 24
参考答案:A
解析:在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距离小于2.4m等场所,电源电压不大于36V。见教材第一章第三节P8。
第62题 (中)行灯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A.电源电压不超过36V
B.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
C.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无开关
D.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网
E.节能灯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行灯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源电压不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无开关;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网;金属网、反光罩、悬挂吊钩规定在灯具的绝缘部位上。见教材第一章第三节P9。
A.负荷计算
B.选择电源进线
C.选择电气设备
D.确定线网结构及选择电线规格
E.绘制电气系统图、平面图、接线图;制定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参考答案:ABCD
解析: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负荷计算;选择电源进线;选择电气设备;确定线网结构及选择电线规格;绘制电气系统图、平面图、接线图;制定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见教材第一章第三节P8。
第64题 (难)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 )批准后实施,实施或使用中有变更,需经重新设计和办理审批手续,并补充图纸后方可实施。
A.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B.技术负责人审核
C.企业主管安全部门
D.技术管理人员操作
E.项目部经理
参考答案:ABC
解析: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企业主管安全部门批准后实施,实施或使用中有变更,需经重新设计和办理审批手续,并补充图纸后方可实施。见教材第一章第三节P8。
第65题 (易) 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参考答案:对
解析:依据2009年1月14日第549好国务院令公布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定义是: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66题 (易)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设备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参考答案:对
解析: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设备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1。
第67题 (中)特种设备锅炉,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 )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 )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 )MW的承压热水锅炉。
A.30 0.2 0.1
B.30 0.1 0.2
C.20 0.1 0.1
D.30 0.1 0.1
参考答案:D
解析:特种设备锅炉,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68题 (中)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其范围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
A.0.2 2.5
B.0.1 2.4
C.0.1 2.5
D.0.2 2.3
参考答案:C
解析: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其范围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69题 (中)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其范围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MPa(表压)的流体,且公称直径大于( )mm的管道。
A.0.2 25
B.0.1 25
C.0.2 20
D.0.1 20
参考答案:B
解析: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其范围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流体,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0题 (中)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其范围规定的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 )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A.0.5 1 1
B.0.5 2 2
C.0.5 1 2
D.0.5 2 1
参考答案:C
解析: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其范围规定的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1题 (中)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其范围规定的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 )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等于( )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A.1 1
B.1 2
C.2 1
D.2 2
参考答案:D
解析: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其范围规定的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2题 (难)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含有( )。
A.建筑电气工程安装
B.特种设备安装
C.消防工程安装
D.空调工程安装
E.建筑电气工程
参考答案:BC
解析: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含有特种设备安装和消防工程安装。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3题 (难)在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能遇见的特种设备主要是( )。
A.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B.电梯
C.大型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
D.场内专用的机动运输车辆
E.锅炉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在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能遇见的特种设备主要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以及大型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和场内专用的机动运输车辆。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4题 (难)从事特种设备的安装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有( )。
A.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
B.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通讯地址
C.持有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核发的营业执照
D.注册资金与申请范围相适应
E.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通讯地址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安装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即具有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核发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与申请范围相适应;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通讯地址。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0。
第75题 (难)监督检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A.确认核实制造、安装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
B.注册资金与申请范围相适应
C.对出厂技术资料的确认
D.对受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抽查
E.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通讯地址
参考答案:ACD
解析:监督检验的主要工作内容:确认核实制造、安装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对出厂技术资料的确认;对受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抽查。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2。
第76题 (中)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需要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的目的是( )
A.便于安排现场监督和检验工作
B.便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从事活动的企业资格是否符合从事活动的要求
C.安装的设备是否由合法的生产单位制造
D.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动态
E.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通讯地址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告知的目的是便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从事活动的企业资格是否符合从事活动的要求;安装的设备是否由合法的生产单位制造,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动态,便于安排现场监督和检验工作。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2。
第77题 (易) 工程施工的消防设计文件应是依法经市政府消防机构审核通过或是市政府消防机构备案的消防施工设计图纸。
参考答案:错
解析:工程施工的消防设计文件应是依法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通过或是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消防施工设计图纸。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3。
第78题 (中)其他建筑工程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的消防设计,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消防设计文件。
A.五
B.六
C.七
D.八
参考答案:C
解析:其他建筑工程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的消防设计,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消防设计文件。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9。
第79题 (中)英里等于( )码,一码等于( )英尺,一英尺等于( )m。
A.1760 3 0.3048
B.1670 3 0.3048
C.1760 2 0.3048
D.1670 3 0.3048
参考答案:A
解析:英里等于1760码,一码等于3英尺,一英尺等于0.3048m。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9。
第80题 (难)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由国务院公布的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废除和不再使用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 )。
A.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准确可靠
B.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C.促使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健康发展
D.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E.加强企业管理
参考答案:BCD
解析: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由国务院公布的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废除和不再使用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促使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见教材第一章第四节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