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通常称为法律部门。
参考答案:错
解析:法律法规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2题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地级市均有立法权。
参考答案:错
解析:县、乡级没有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有立法权。而地级市中只有国务院批准的规模较大的市有立法权,其他地级市没有立法权。
第3题 《建筑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对
解析:《建筑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第4题 建筑业企业资质,是指建筑业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技术装备等的总称。
参考答案:对
解析:建筑业企业资质,是指建筑业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技术装备等的总称。
第5题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可承揽单项合同额2500万元及以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参考答案:对
解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可以承包工程范围如下:(1)城市道路工程(不合快速路);单跨25m及以下的城市桥梁工程;(2)8万t/D及以下的给水厂;6万t/D及以下的污水处理工程;10万t/D及以下的给水泵站、10万t/D及以下的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直径1m及以下供水管道;直径1.5m及以下污水及中水管道;(3)2kg/cm 2 及以下中压、低压燃气管道、调压站;供热面积50万m 2 及以下热力工程,直径0.2m及以下热力管道;(4)单项合同额2500万元及以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5)单项合同额2000万元及以下地下交通工程(不包括轨道交通工程);(6)5000m 2 及以下城市广场、地面停车场硬质铺装;(7)单项合同额2500万元及以下的市政综合工程。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筑法》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认定无效: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进行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此案例中,甲单位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并借用乙单位的资质等级投标并中标,这一过程是违反《建设法》规定的。所以,该中标无效。
第7题 联合体作为投标人投标时,应当按照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参考答案:错
解析:依据《建筑法》第27条,联合体作为投标人投标时,应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第8题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只要实际资质等级达到法律规定,即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筑法》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第9题 工程施工分包是指承包人将中标工程项目分解后分别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完成。
参考答案:错
解析:转包系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题目中所指的行为属于转包。
第10题 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在规定的保修期限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应当由责任单位负责维修、返工或更换。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是指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在规定的保修期限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应当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维修、返工或更换,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损失的法律制度。
第11题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须经国务院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参考答案:错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30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12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缴费参加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参考答案:错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20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第13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参考答案:错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14题 生产经营单位临时聘用的钢结构焊接工人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所以不享有相应的从业人员应享有的权利。
参考答案:错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也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临时聘用的人员。
第15题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可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参考答案:对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56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1)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障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4)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谈施、设备、器材可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第16题 某化工厂施工过程中造成化学品试剂外泄导致现场15人死亡,120人急性工业中毒,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事故等级属于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错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或者100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7题 某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特种设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18题 《安全生产法》第72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接到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考答案:对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72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第19题 施工单位应当对危险性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方案。
参考答案:错
解析:《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20题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有所了解,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答案:错
解析:施工前的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都对安全生产有所了解,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该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