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41题 在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期间以及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状况随时进行巡查,现场巡查应检查内容包括( )等。
A.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
B.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
C.基坑排水是否通畅
D.支撑构件变形,开裂
E.道路监测点测量精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出现报警情况或其他险情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根据危险产生的原因和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破坏形式,采取控制或加固措施。危险消除后,方可继续开挖。必要时,应对危险部位采取基坑回填、地面卸土、临时支撑等应急措施。当危险由地下水管道渗漏、坑体渗水造成时,应及时采取截断渗漏水源、疏排渗水等措施。(JGJ120:8.1.7)
(报警情况包括:
1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
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围墙开裂、倾斜;
3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
4挡土构件表面开裂;
5锚杆锚头松动,锚具夹片滑动,腰梁及支座变形,连接破损等;
6支撑构件变形、开裂;
7土钉墙土钉滑脱,土钉墙面层开裂和错动;
8基坑侧壁和截水帷幕渗水、漏水、流砂等;
9降水井抽水异常,基坑排水不通畅。)(JGJ120:8.1.7)
第542题 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 )。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视准线法
D.小角度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AB
解析: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
第543题 建筑倾斜观测,当被测建筑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时,宜选用( )。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倾斜仪法
D.差异沉降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CD
解析:当被测建筑物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时,可选用倾斜仪法或差异沉降法。
第545题 孔隙水压力探头埋设有两个关键,分别是( )。
A.孔隙水压力计应浸泡饱和
B.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
C.保证探头周围填沙渗水通畅和透水石不堵塞
D.提前埋设,调整初始值
E.防止上、下层水压力的贯通
参考答案:CE
解析:孔隙水压力探头埋设有两个关键,一是保证探头周围填砂渗水通畅和透水石不堵塞;二是防止上下层水压力的贯通。
第546题 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
A.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遇到不良天气状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参考答案:ACDE
解析:监测频率:(1)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2)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3)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如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基坑出现渗透,支护结构出现开裂等。(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第547题 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要求。
A.基坑工程设计
B.地下结构设计
C.上部结构设计
D.施工组织设计
E.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
参考答案:ABE
解析:“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
第549题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可采取( )等方法进行变形控制设计。
A.分坑施工
B.伺服轴力自动补偿系统钢支撑
C.减小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D.坑内土体加固
E.坑外设置隔离桩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一、当基坑临近建筑物时,必须控制基坑的变形以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
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条形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减少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主体的尺寸和开挖时间,这一点在软体地基施工时尤为重要。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分小段分段,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
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550题 地下管线对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应考虑管线的材料、管节长度、接头构造、新旧状况、埋深、内压等因素,并宜与管线管理单位协商综合确定管线的( )。
A.强度
B.容许变形量
C.监控实施方案
D.材料
E.铺设方案
参考答案:BC
解析:地下管线对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应考虑管线的材料、管节长度、接头构造、新旧状况、埋深、内压等因素,并宜与管线管理单位协商综合确定管线容许变形量及监控实施方案。
第551题 灌注排桩施工可选用( )等措施提高灌注桩成孔质量以及控制孔壁坍塌。
A.降低泥浆稠度
B.校正钻杆垂直度
C.在搅拌桩中套打
D.提高泥浆比重
E.采用优质泥浆护壁
参考答案:CDE
解析:灌注排桩施工可选用在搅拌桩中套打、提高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等措施提高灌注桩成孔质量以及控制孔壁坍塌;
第552题 对基坑周围的保护对象,基坑开挖前,对邻近基坑的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等可采用( )进行基础托换。
A.锚杆静压桩
B.水泥注浆
C.树根桩
D.高压喷射注浆
E.支撑式
参考答案:AC
解析:在基坑开挖前,对邻近基坑的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等可采用锚杆静压桩或树根桩进行基础托换。
第553题 模板按照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 )等。
A.基础模板
B.柱模板
C.墙模板
D.梁模板
E.楼板模板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模板按照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基础模板、柱模板、墙模板、梁和楼板模板等。
第554题 按模板的搭拆方式不同,可分为( )。
A.固定式模板
B.移动式模板
C.永久式模板
D.定型模板
E.爬升式模板
参考答案:ABC
解析:按模板的搭拆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模板、移动式模板和永久式模板。
第555题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 )。
A.支撑架的重量
B.新浇混凝土的自重
C.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
D.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E.连接件的重量
参考答案:BCD
解析: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第556题 模板安装构造应遵守下列规定:( )。
A.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
B.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
C.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3m时,模板应起拱
D.支架立柱的基土均应有排水、防水及防冻融措施
E.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第557题 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
A.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立柱接长可采用搭接
C.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
D.钢管支架立柱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E.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低差不得大于2m
参考答案:AC
解析:
1、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
(5)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6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
紧,夹角宜为45°~60°。此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6)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第558题 关于墙模板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墙模时,为提高效率,可上下同时进行安装
B.当用散拼定型模板支模时,应自下而上进行
C.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前倾一定角度
D.严禁同时起吊两块模板
E.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必须于板底下200mm处牢固地满铺一层脚手板
参考答案:BDE
解析:
墙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采用散拼定型模板支模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必须在下一层模板全部紧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安装。当下层不能独立安设支撑件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②当采用预拼装的大块墙模板进行支模安装时,严禁同时起吊2块模板,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连接,固定后方可摘钩。
③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必须在底板下200 mm处牢固地铺满一层脚手板。
④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后倾一定角度。
⑤当刚楞长度需接长时,接头处应增加相同数量和不小于原规格的钢楞,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墙模板宽度或高的15%~20%。
⑥拼接时的 U 型卡应正反交替安装,间距不得大于300mm ;2块模板对接缝处的 U 型卡应满装.
⑦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
⑧墙模板内外支撑必须坚固、可靠,应确保模板的整体稳定。当墙模板外面无法设置支撑时,应在里面设置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支撑。多排并列且间距不大的墙模板,当其与支撑互成一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引起临近模板变形.
第559题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每步脚手架间应设置爬梯,作业人员严禁攀爬( )。
A.爬梯
B.模板
C.脚手架
D.爬架外侧
E.爬架内侧
参考答案:BCD
解析:6.4.7 每步脚手架间应设置爬梯,作业人员应由爬梯上下,进入爬架应在爬架内上下,严禁攀爬模板、脚手架和爬架外侧。
第560题 混凝土浇筑时,支撑体系的检查项目应包括( )。
A.加固杆件、连墙件应无缺失、无松动
B.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C.场地应无积水
D.立杆底端应无松动
E.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8.3.1 门式脚手架与模板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检查时,下列项目应进行检查:
1 加固杆、连墙件应无松动,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2 地基应无积水,垫板及底座应无松动,门架立杆应无悬空;
3 锁臂、挂扣件、扣件螺栓应无松动;
4 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5 应无超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