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3上海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土建类C2证(初证)模拟测试题(999题)


第201题 基坑工程施工前,( )编制监测方案。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监测单位


参考答案:D


解析: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后方可实施。


第202题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在监测数值稳定期间,应根据( )及工程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监测。


A.支护结构强度

B.支护结构稳定性

C.沉降值的大小

D.水平位移稳定值的大小


参考答案:D


解析:在监测数值稳定期间,应根据水平位移稳定值的大小及工程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监测。


第203题 对于测斜管和锚杆内力监测,以下关于监测点布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多层锚杆支挡式结构,宜在不同剖面的每层锚杆上设置测点

B.测斜管顶部应设置垂直位移监测点

C.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 1%~3%,且不少于2根

D.对重力式挡墙,测斜管应设置在紧邻支护结构的土体内,测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5倍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多层锚杆支挡式结构,宜在同一剖面的每层锚杆上设置测点。

测斜管顶部应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

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 根。


第204题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 )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层( )。


A.1个,端部

B.2个,两端

C.2个,中部

D.1个,中间


参考答案:D


解析: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第205题 基准点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在施工前埋设,并经观测确定其稳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B.监测期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

C.整个监测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正常使用

D.在施工场地影响范围内设置,不宜少于2个


参考答案:D


解析:在施工场地影响范围外设置,不宜少于3个;


第206题 采用( )时,交会角应在60°~120°之间,并应采用三点交会法。


A.前方交会法

B.极坐标法

C.视准线法

D.小角度法


参考答案:A


解析:用交会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时,宜釆用三点交会法;角交会法的交会角,应在60°〜120°之间,边交会法的交会角,宜在30°〜150°之间。


第207题 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 )。


A.摄影量测

B.千分表量测

C.直接量测

D.超声波量测


参考答案:C


解析: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量测法;


第208题 孔隙水压力监测的同时测量孔隙水压力计埋设位置附近的地下水位,量测静水位的变化,以便在计算中消除水位变化影响,获得真实的( )。


A.孔隙水压力值

B.超孔隙水压力值

C.静水压力值

D.承压水压力值


参考答案:B


解析:量测静水位的变化,以便在计算中消除水位变化影响,获得真实的超孔隙水压力值。


第209题 地下水位监测时,潜水水位管滤管以上应用膨润土球封至孔口,原因是( )。


A.防止尘土、杂物落入水位管

B.防止水位管损坏

C.防止地表水流入水位管

D.防止地下水流出水位管


参考答案:C


解析:潜水水位管滤管以上应用膨润土球封至孔口,防止地表水进入;承压水位管含水层以上部分应用膨润土球或注浆封孔。


第210题 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基坑开始开挖到结构底板浇筑完成过程中,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监测频率应为( )。


A.1次/天

B.1次/周

C.1~2次/周

D.2~3次/周


参考答案:A


解析:基坑开挖期间,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频率不应少于每天一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基坑出现异常情况或各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第211题 建筑物对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变形承受能力宜通过( )来确定。


A.环境调查

B.压力测试

C.变形程度

D.沉降情况


参考答案:A


解析:建(构)筑物对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宜通过环境调查确定。


第212题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当基坑( )的情况下,宜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


A.形状规则

B.地下水位较高

C.空间效应明显

D.地质条件复杂


参考答案:C


解析:可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当基坑的空间效应明显时宜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


第213题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宜采用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 )本构模型,计算参数应结合本构模型的定义、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及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A.弹性

B.塑性

C.弹塑性

D.线弹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应选择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及其计算参数,并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黏性土宜采用能考虑土的塑性和应变硬化特征、能区分加荷和卸荷且刚度依赖于应力水平的硬化类【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参数应结合本构模型的定义、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及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第214题 靠近古树名木进行有泥浆污染的围护墙施工时,宜采取()等有效隔离措施。


A.安全网

B.防护围栏

C.钢板桩

D.地下连续墙


参考答案:C


解析:邻近古树名木进行有泥浆污染的围护墙施工时,宜采取钢板桩等有效隔离措施。


第215题 当基坑底部有承压含水层并须进行减压降水时,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 )确定降水参数,并制订合理的降水方案。


A.抽水试验

B.注水试验

C.渗水试验

D.压水试验


参考答案:A


解析: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要求等,在现场进行抽水试验确定降水参数,并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各类降水井的布置要求宜符合规定。


第216题 开始降水时,水泵启动,应根据保护对象的距离按( )进行。


A.先远后近的原则连续

B.先远后近的原则间隔

C.先近后远的原则连续

D.先近后远的原则间隔


参考答案:B


解析:开始降水时水泵启动,应根据与保护对象的距离按先远后近的原则间隔进行;结束降水时关闭水泵,应按先近后远的顺序原则间隔进行。


第217题 对基坑周围的保护对象,基坑开挖前,在保护对象的侧面和底部设置注浆管,对其土体注浆预加固;建(构)筑物基础底部以下注浆深度不宜小于( )m。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D


解析:基坑开挖前,在保护对象的侧面和底部设置注浆管,对其土体注浆预加固。建筑物基础底部以下注浆深度不宜小于5m;地下管线底部以下注浆深度不宜小于2m。


第218题 基坑开挖前,在基坑与保护对象之间预先设置注浆管,基坑开挖期间根据监测情况采用跟踪注浆保护,跟踪注浆宜采用( )注浆。


A.单液

B.双液

C.超细水泥

D.改性水玻璃


参考答案:B


解析:基坑开挖前,在基坑与保护对象之间预先设置注浆管,基坑开挖期间根据监测情况采用跟踪注浆保护,跟踪注浆采用双液注浆。


第219题 以角钢为边框,胶合板为面板的定型模板,这种模板为()。


A.钢模板

B.钢木模板

C.钢竹模板

D.胶合木模板


参考答案:D


解析:胶合板模板是以胶合板为面板,角钢为边框的定型模板。


第220题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 )以上操作时,周围应设安全网、防护栏杆。


A.3m及2层

B.4m及2层

C.5m及2层

D.6m及2层


参考答案:B


解析: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和2m以上时,应根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在4m及2层以上操作时周围应设安全网、防护栏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施工应设警示牌,避免伤及行人。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