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81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 )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培训计划。
A.主要负责人
B.法人代表
C.董事
D.部门经理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培训计划
第682题 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 ),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拦板封闭。
A.警戒线
B.防护栏杆
C.警示标志
D.安全挡板
参考答案:B
解析: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拦板封闭。
第683题 ( )是指任何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自身的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
A.整分合原则
B.动态相关性原则
C.封闭原则
D.能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动态相关性原则是指任何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自身的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
第684题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动态管理行为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哪个选项( )。
A.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项不应得分
B.未建立安全检查检验仪器、仪表及工具配备制度的,则该项不应得分
C.安全质量标准化年度达标优良率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实行分包的,总承包单位未制定对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的,则该项不应得分
参考答案:A
解析:《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3.4.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动态管理行为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2其他不良行为,视其影响程度、处理结果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685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 )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管理
B.安全生产技术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D.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
参考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686题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费在( )中列支。
A.职业病防治费用
B.安全费用
C.工伤保险费用
D.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参考答案:B
解析: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费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第687题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工作实施细则》,建设单位依法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项目,( )应当分别设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
A.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B.各分包单位
C.各专业承包的施工单位
D.总承包单位、各分包单位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所承建的建筑施工项目成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以下简称“项目自评机构”),其中,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项目,项目自评机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共同组成;由建设单位依法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项目,各专业承包的施工单位应当分别设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项目自评机构应当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每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
第688题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 ),对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限期整改。
A.巡查
B.抽查
C.现场监督
D.定期检查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二十条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每天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现场监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入项目安全管理档案。
第689题 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项目清单包括( )。
A.办公桌椅
B.交通工具
C.安全警示标志牌
D.工地食堂冰箱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警示标志牌——在易发伤亡事故(或危险)处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牌
现场围挡——(1)现场采用封闭围挡,高度不小于1.8 m; (2)围挡材料可采用彩色、定型钢板,砖、砼砌块等墙体。
五板一图——在进门处悬挂工程概况、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消防保卫五板;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企业标志——现场出入的大门应设有本企业标识或企业标识
场容场貌——(1)道路畅通; (2)排水沟、排水设施通畅; (3)工地地面硬化处理; (4)绿化。
材料堆放——(1)材料、构件、料具等堆放时,悬挂有名称、品种、规格等标牌; (2)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3)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分类存放。
现场防火——消防器材配置合理,符合消防要求。
垃圾清运——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施工垃圾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
第690题 不属于国际标准草案中的安全色的为( )。
A.红
B.黑
C.蓝
D.黄
参考答案:B
解析: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第691题 安全生产的验收必须坚持( )原则。
A.“验收合格才能使用”
B.预验收与验收相给合
C.“谁施工,谁验收”
D.“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参考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的验收必须坚持“验收合格才能使用”原则。
第692题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中,应按规定的时限进行评价取证,则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应依据自评价之月起前( )以来的情况。
A.10 个月
B.12 个月
C.18 个月
D.24 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中,应按规定的时限进行评价取证,则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应依据自评价之月起前12 个月以来的情况。
第693题 动力原则是指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动力的产生来自于物质、精神和( )。
A.集体
B.信息
C.生产
D.经济
参考答案:B
解析: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第694题 施工工程竣工后,安全资料应按分项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至规定年限,至少应( )。
A.6 个月
B.1 年
C.2 年
D.3 年
参考答案:B
解析:施工工程竣工后,安全资料应按分项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至规定年限,至少应1 年。
第695题 ( )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A.安全评价责任制度
B.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C.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D.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参考答案:C
解析:领导重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但必须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监理工程师
D.安全员
参考答案:A
解析: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等一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697题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 )工作列入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中,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安全交底
B.安全培训
C.文明施工
D.安全教育
参考答案:C
解析: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文明施工工作列入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中,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698题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 )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乡级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指导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第699题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A.5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三)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700题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形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不包括( )。
A.人的生理、遗传、经济、文化、培训等方面的原因
B.生理和心理状况
C.维修、保养、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原因
D.行为原因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
⑴生理、先天身心缺陷;
⑵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⑶后天的心理缺陷;
⑷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⑸行为失误。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
⑴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
⑵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⑶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⑷使用上的缺陷;
⑸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