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81题 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柱混凝土高度不应超过( )m,否则应设串筒下料。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柱混凝土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设串筒下料。见教材第六章第五节P158。
第882题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 )。
A.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
B.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
C.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
D.马牙槎应先进后退
E.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①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拉结筋水平净距小;②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③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④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见教材第六章第五节P158。
第883题 为防止填充墙与梁、板接合处水平裂缝,墙砌至梁板底前就算留了一定空隙,且在停歇( )d后将留空处补砌挤紧。
A.7
B.14
C.21
D.28
参考答案:B
解析:为防止填充墙与梁、板接合处水平裂缝,墙砌至梁板底前就算留了一定空隙,且在停歇14d后将留空处补砌挤紧。见教材第六章第五节P158。
A.≥25%
B.≥50%
C.≥75%
D.≥100%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梁、拱、壳构件跨度≤8M时,混凝土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方可拆除。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表4.3.1P160。
第885题 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预防措施有( )。
A.降低混凝土发热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B.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C.分层分块浇筑
D.表面保温与保湿
E.增加混凝土坍落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预防措施有:①降低混凝土发热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②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③分层分块浇筑;④表面保温与保湿。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P160。
第886题 右图中的塑料垫块,主要用在( )部位。
A.板
B.梁
C.柱
D.垫层
参考答案:C
解析: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质量合格的塑料垫卡,柱钢筋垫块比较大,容易辨别。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图(一)P162。
第887题 框架柱、剪力墙放线时,在引测时没有在同一原始轴线基准点开始引测放线,容易使墙、柱轴线出现偏差。
参考答案:对
解析:框架柱、剪力墙放线时,在引测时没有在同一原始轴线基准点开始引测放线,容易使墙、柱轴线出现偏差。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P162。
第888题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02(2011版)中,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A.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B.承载能力、刚度和整体性
C.传递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D.承载能力、硬度和稳定性
参考答案:A
解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02(2011版)中,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表6-17P162。
第889题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中,( )属于高大模板,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专家论证。
A.搭设高度8m及以上
B.搭设跨度18m及以上
C.施工总荷载20kN/㎡及以上
D.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
E.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参考答案:AE
解析: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中,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属于高大模板,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专家论证。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P164。
第890题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一2004中,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 ),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A.1P
B.4P
C.3P
D.2P
参考答案:D
解析: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一2004中,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P,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见教材第六章第六节表6-18P165。
第891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一2010中,室内楼(地)面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 )cm²,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 )处。
A.400、2
B.400、1
C.300、2
D.300、1
参考答案:A
解析:《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一2010中,室内楼(地)面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表6-20P168。
第892题 大面积水泥、混凝土楼(地)面完成后应留设缩缝,横向缩缝间距按轴线尺寸,纵向缩缝间距( )。
A.≤3m
B.≤4m
C.≤5m
D.≤6m
参考答案:D
解析:大面积水泥、混凝土楼(地)面完成后应留设缩缝,横向缩缝间距按轴线尺寸,纵向缩缝间距≤6m。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表6-20P168。
第893题 厨、卫间楼(地)面施工完成后,做蓄水深度为20~30mm,时间≮12小时蓄水试验。
参考答案:错
解析:厨、卫间楼(地)面施工完成后,做蓄水深度为20~30 mm,时间≮24小时蓄水试验。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P171。
第894题 厨、卫间周边翻边混凝土应整体浇筑,高度( )mm,砼强度等级( )。
A.≮200、≮C30
B.≮300、≮C20
C.≮200、≮C20
D.≮300、≮C30
参考答案:C
解析:厨、卫间周边翻边混凝土应整体浇筑,高度≮200mm,砼强度等级≮C20。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表6-22P171。
第895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中,为防止底层地面沉陷,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 )。
A.0.95
B.0.90
C.0.85
D.0.80
参考答案:B
解析:《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中,为防止底层地面沉陷,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0。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表6-23P171。
第896题 底层地面沉陷、面层开裂的原因主要有( )。
A.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B.软弱基土处理不当
C.地面基土回填未分层夯实,或分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D.回填土内含有有机外物及腐质物
E.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底层地面沉陷、面层开裂的原因主要有(1)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软弱基土处理不当;(3)地面基土回填未分层夯实,或分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4)回填土内含有有机外物及腐质物等。见教材第六章第七节表6-23P171。
A.100-150
B.50-100
C.150-200
D.200-250
参考答案:A
解析: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中,外墙找平层施工前,应对墙面进行检查,并按设计要求铺挂加强网。当设计无规定时,应在外墙面混凝土梁、板、柱与砌体之间铺挂加强网,每侧网宽不应小于100-150mm。见教材第六章第八节表6-24P172。
第898题 外墙砖勾缝应饱满、密实,勾缝形式常采用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析:外墙砖勾缝应饱满、密实,勾缝形式常采用的是半圆凹缝。见教材第六章第八节表6-24P172。
第899题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中,金属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嵌饱满并采用( )密封。
A.水泥砂浆
B.细石混凝土
C.密封胶
D.腻子粉
参考答案:C
解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中,金属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嵌饱满并采用密封胶密封。见教材第六章第八节表6-25P173。
第900题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垂直荷载。
参考答案:错
解析: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见教材第六章第八节P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