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关于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45~170℃
B.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C.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135~150℃
D.出厂温度过高的混合料应等温度降下来后使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与石油沥青的标号有关。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45~170℃。集料的加热温度视拌和机类型决定,间歇式拌和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控制在135~170℃。当混合料出料温度过高即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5~150℃。
第162题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当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有( )。
A.碾压
B.整平
C.补洒料
D.换补料
E.洒水
参考答案:C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人工及时补洒料,换补料。
第163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出料温度过高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废弃
B.加冷料重新拌和
C.冷却到规定温度
D.降级使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中有混合料废弃的温度要求。温度过高,沥青老化,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得使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废弃”。
第164题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 )时应予以废弃。
A.已离析的混合料
B.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
C.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运输的混合料
D.低于规定铺筑温度的混合料
E.被雨淋的混合料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混合料的运输要求,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予以废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主要机械有装载机、推土机、小型夯实机械、摊铺机、透层沥青洒布车、轮胎压路机。
2.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设超高的该由内侧向外侧,初压选用钢轮压路机。
3.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依据沥青种类、压路机种类、气温、厚度确定。
4.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廉政监督牌、施工平面图等。
5.工期22周,横道图如下:
【点拨】此题以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为背景,综合考查施工技术的要求、机械的配置、现场的布置以及工程的进度计划等,涉及内容比较多,但是考查偏基础,施工机械的配置在案例题中经常结合具体施工项目来考查,需要灵活掌握。对于施工现场的布置,需要掌握驻地内标识牌设置的基本内容,考查频率较高。会画横道图, 理解横道图代表的含义。
第166题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通常采用( )施工。
A.层铺法
B.平衡梁法
C.小型机具法
D.撒布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按照洒布沥青及铺撒矿料的层次的多少,可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3种,单层式和双层式为三层式的一部分。
第167题 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的工序,三层法施工工序有: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碾压,正确的工序为( )。
A.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
B.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一层沥青
C.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
D.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第二层沥青→碾压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三层法施工工序是:施工准备→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二层集料→碾压→洒第三层沥青→撒第三层集料→碾压→初期养护成型。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
第168题 在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时,由于沥青表处具有路面薄、造价低、施工简便、行车性能好等优点,其应适用于( )公路的沥青面层。
A.一级
B.二级及二级以下
C.三级及三级以下
D.高速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沥青表处路面简称沥青表处,是由沥青和细粒碎石按比例组成的一种不大于3cm的薄层路面。沥青表处路面薄、造价低、施工简便、行车性能好,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
第169题 不能用作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冷再生胶粘剂是( )。
A.乳化沥青
B.水泥
C.石灰
D.泡沫沥青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旧沥青路面再生。
【选项分析】现场冷再生中关键技术是添加的胶粘剂(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和技术。因此正确选项是“石灰”。
第170题 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重铺再生法中,四个工序编号为:①拌和整形;②罩新面;③铣刨翻松路面;④加热软化路面,正确的工序排列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重铺再生法。
【选项分析】该工艺方法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1)加热软化路面;
(2)铣刨翻松路面;
(3)拌和整形;
(4)罩新面。
第171题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磨耗层损坏较小,出现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其最适合采用( )修复。
A.现场冷再生
B.整形再生法
C.复拌再生法
D.重铺再生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旧沥青路面再生。
【选项分析】整形再生法适合维修路面出现轻微裂纹、磨耗层损坏及破损面积较小的路面,修整清除原路面的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恢复路面的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
第172题 SMA面层施工不得使用的机械为( )。
A.振动压路机
B.钢轮压路机
C.静力式压路机
D.胶轮压路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SMA混合料碾压施工。
【选项分析】 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以防止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轮胎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表面,使路表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第173题 SMA沥青路面现场施工应控制的温度有( )。
A.沥青加热温度
B.摊铺温度
C.碾压温度
D.开放交通温度
E.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SMA的施工温度。
【选项分析】沥青加热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开放交通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5个选项均要控制,只是沥青加热温度与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不是在现场控制,而是在拌和站控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③改正: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路面侧边的车道,然后破碎中部的行车道。
⑥改正:表面凹处在10cm×10cm以内,在压实前可以用密级配碎石回填,10cm×10cm以上的,应利用沥青混合料找平,以保证加铺沥青面层的平整度。
2.“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碾压原则。
3.稀浆封层的作用:保水防水、过渡和有效联接。
4.理由:防止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轮胎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表面,使路表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5.护面墙砌筑的高处作业高度是3m。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属于Ⅰ级高处作业。
【点拨】此题是一项道路改建工程,在改造时注意破碎的顺序及基层的缺陷处理措施。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及摊铺、碾压等技术要求为常规知识,需理解掌握。高处作业等级划分需结合示意图先确定作业高度,要会识图。
第175题 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时,宜采用的振动方法是( )。
A.低频率、低振幅
B.高频率、高振幅
C.低频率、高振幅
D.高频率、低振幅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选项分析】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采用振动压路机时,采用高频率、低振幅。
第176题 在SAC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建议表面层的压实度与空隙率的标准分别为( )。
A.不小于98%;≤6%
B.不小于98%;≤7%
C.不小于97%;≤6%
D.不小于97%;≤7%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SAC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选项分析】应提高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建议表面层不小于98%;中、下面层不小于97%。建议的现场空隙率标准为:表面层≤6%;中、下面层≤7%。因此表面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8%,空隙率≤6%。
第177题 在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卡车装料顺序正确的是先后装在车厢的( )。
A.前部、中间、后部
B.前部、后部、中间
C.中间、前部、后部
D.中间、后部、前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SAC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要求。
【选项分析】混合料的运输: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装料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装料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装料在中间,这样可以消除装料时的离析现象。因此正确的装料顺序是前部、后部、中间。
【点拨】此题属于细节内容考查,混合料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发生离析现象的发生。
第178题 碎石沥青混凝土在施工时,采用小料堆集料堆放,主要是为了( )。
A.防止集料表面结硬
B.避免集料产生离析
C.方便施工
D.避免集料温度过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混合料防离析措施。
【选项分析】集料的堆放:堆料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集料产生离析。
第179题 路面内部排水施工时,以下( )要求是错误的。
A.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45~60m
B.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
C.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低于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D.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路面内部排水。
【选项分析】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且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超过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第180题 排水基层下必须设置不透水垫层或反滤层,其作用主要有( )。
A.增补路面强度
B.防止表面水向下渗入垫层
C.减少路面厚度
D.防止毛细水上升
E.防止垫层或路基土中的细粒进入排水基层
参考答案:B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路面基层排水。
【选项分析】排水基层下必须设置不透水垫层或反滤层,以防止表面水向下渗入垫层,浸湿垫层和路基,同时防止垫层或路基土中的细粒进入排水基层而造成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