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山东省建筑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员C类)证书考核题库(2299题)


第1461题 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三条 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第1462题 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单位违反规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可选择接受。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单位违反前款规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应当予以拒绝。


第1463题 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第1464题 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条 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以及工程竣工时不得留有质量缺陷


第1465题 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参考答案:对


解析:《建筑法》第61条规定,支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第1466题 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需以单位名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控告、投诉。



参考答案:错


解析:第六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都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控告、投诉。


第1467题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降低资质证书,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错


解析:根据《建筑法》第六十五条,承包单位以欺骗手段获取资质证书的,吊销资质证书,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468题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对


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第1469题 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无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



参考答案:错


解析:《建筑法》第八十条 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


第1470题 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参考答案:对


解析:

第三十条 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第1471题 我国现代法律中,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区别如下:


1、表达意思不同


广义法律:指中国法律的整体,即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宪法在内。


2、内容不同


广义法律: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它包括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和规范形态的法律文化。 狭义法律: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法的作用、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的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


第1472题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即统治阶级主要领导人或部分领导阶层共同意志的体现。



参考答案:错


解析:法所反映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而非纯粹的个人利益。



第1474题 从法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分析,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的作用,二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参考答案:对


解析:

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和同盟者之间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维护特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1475题 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点。


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规范、政治规范、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等。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等特点。规范性是指它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规范有自己特殊的逻辑结构,这种完整的逻辑结构是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所以说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形成成文法。认可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而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某一行为规则,如习惯、道德等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产生习惯法。


(3)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正是通过规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如果法律的实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作后盾,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阶级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因此,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


第1476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等级,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其他法律不能违背它的规定或者精神,否则无效。



参考答案:对


解析:第九十八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1477题 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法律、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错


解析:《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1479题 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三者密切相连,但也并不是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这三要素。



参考答案:错


解析:法律的三要素是法律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是法学界普遍接受的关于法律的基本元素的三要素,其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概念是基础和前提,没有概念的明确,其他二者就失去了逻辑欠前提;原则是对规则的补充和指引,原则可以克服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 ;规则是对原则要求的具体化。


第1480题 从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的能力来讲,无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没有依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以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依法宣告为无行为能力的人的精神病患者是无行为能力的人,其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参考答案:错


解析: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八周岁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无法判断,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各种民事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动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一些根据其年龄、智力事实上可以理解的行为或不会损害其利益的行为,比如购买一块橡皮,接收奖励、赠与等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