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221题 ( )是指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合理地考虑建筑的布局及平面布置,采取防爆泄压措施消除或减少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的产生或积聚。
A.建筑防爆
B.建筑分类
C.建筑耐火等级
D.建筑总平面布局
参考答案:A
第2222题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每平方米的质量不宜大于( )。
A.40kg
B.50kg
C.60kg
D.80kg
参考答案:C
解析: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每平方米的质量不宜大于60kg。综合教材第二篇第五章第一节。
第2226题 简述下沉式广场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广场的开敞区域。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供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得小于169m2。
2)广场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为保证人员逃生需要,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得少于一部。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该区域通向地面的疏散楼梯要均匀布置,使人员的疏散距离尽量短。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得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广场防风雨篷的设置。防风雨篷不得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要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得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得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设置。
第2227题 简述人防工程安全出口设置数量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当人防工程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具体要求为:
1)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2)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其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3)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4)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当相邻防火分区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在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第2228题 简述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封闭楼梯间是用建筑构件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可以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剪刀楼梯间是在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单元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或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采用。
第2231题 住宅建筑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每个防火分区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住宅每单元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需满足:
(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
(2)建筑高度大于27m、小于等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
第2232题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楼梯间靠外墙布置,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首层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时,需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2)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墙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
第2233题 高层民用建筑在什么条件下,每个防火分区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 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
第2236题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为( )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解析: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三节。
第2239题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 ),并使之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A.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
B.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
C.疏散楼梯间和避难救援设施
D.疏散出口和避难走道
参考答案:A
解析: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