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81题 安全标志是指在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标志,它是一种安全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错
解析:安全标志是指在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志。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安全标志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保护措施。
第1682题 设置安全标志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答案:对
解析:安全标志是指在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志。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1683题 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这反映事故特性中的()。
A.规律性
B.因果性
C.潜伏性
D.随机性
参考答案:B
解析: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1684题 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偶然因素,但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这反映事故特性中的()。
A.规律性
B.因果性
C.潜伏性
D.随机性
参考答案:D
解析:事故的随机性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的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因此,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
第1685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当地政府机关
参考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1686题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10
B.20
C.30
D.50
参考答案:C
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687题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5人以上10人
B.10人以上50人
C.20人以上50人
D.50人以上100人
参考答案:D
解析: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688题 按照事故的分类,一般事故是指造成()的事故。
A.3人以下死亡
B.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C.10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
D.1000万元以上3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A
解析: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689题 下列事故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A.事故造成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B.事故造成120人重伤
C.事故造成15人死亡
D.事故造成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D
解析: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选项A属于一般事故;选项B属于特别重大事故;选项C属于重大事故;选项D属于较大事故。
第1690题 “五大伤害”中排名第一的是()。
A.高处坠落
B.坍塌
C.物体打击
D.机械伤害
参考答案:A
解析:历年统计资料显示,高处坠落事故均占当年事故总数的50%以上,堪称“五大伤害”之首。
第1691题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解析: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1692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为()。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第1693题 若火灾事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时,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及时补报。
A.7
B.15
C.30
D.60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1694题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参考答案:D
解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1695题 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参考答案:C
解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1696题 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机械、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
A.根本原因
B.直接原因
C.间接原因
D.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B
解析:直接原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规定,直接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机械、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1698题 生产安全事故的特性有()。
A.因果性
B.随机性
C.潜伏性
D.必然性
E.可预防性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概括起来,事故主要有以下4种特性:1)因果性。2)随机性。3)潜伏性。4)可预防性。
第1699题 属于建筑行业最常见的“五大伤害”的是()。
A.高处坠落
B.坍塌
C.物体打击
D.触电
E.车辆伤害
参考答案:ABCD
解析: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包括起重伤害)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称为“五大伤害”。
第1700题 以下属于热烧伤的有()。
A.火焰引起的烧伤
B.蒸汽引起的烧伤
C.开水引起的烧伤
D.热固体引起的烧伤
E.硫酸引起的烧伤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烧伤包括热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等。由于火焰、开水、蒸气、热液体或热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所引起的烧伤,都属于热烧伤。E属于化学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