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261题 采用标准门架作支撑时,搭设高度超过8m时,在顶层和竖向每隔()步及以下应设置连续的水平剪刀撑。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D
解析:搭设高度8m及以下时,在顶层应设置连续的水平剪刀撑;搭设高度超过8m时,在顶层和竖向每隔4步及以下应设置连续的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交叉层设置。
第2262题 根据《工程建设强制条文》要求,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底距地面()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A.150
B.180
C.200
D.100
参考答案:C
解析: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第2263题 对于剪刀撑是加强型的满堂支撑架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A.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x0.9m~1.2mx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B.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x0.6m~0.9mx0.9m(含0.6mx0.6m,0.9mx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C.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x0.4m~0.6mx0.6m(含0.4mx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D.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E.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参考答案:ABCD
解析:E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型:①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每5m~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m~8m;
第2266题 安装圈梁、阳台、雨棚及挑檐等模板时,模板的支撑应自成系统,不得交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参考答案:对
解析:安装圈梁、阳台、雨篷及挑檐等模板时,其支撑应独立设置,不得支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第2267题 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参考答案:对
解析: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第2268题 脚手架立杆垫板或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mm。
A.50
B.150
C.120
D.110
参考答案:A
解析:基础土层、排水设施、扫地杆设置对脚手架基础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脚手架基础应采取防止积水浸泡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架体变形。(1)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扬通。(2)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第2269题 关于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的规定,哪个是正确的?()
A.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50mm
B.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
C.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30mm
D.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30mm
参考答案:B
解析: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第2270题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mm处的立杆上。
A.100
B.200
C.300
D.500
参考答案:B
解析: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第2271题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调节螺杆直径不应小于()mm,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mm。
A.35、200
B.20、200
C.30、250
D.40、200
参考答案:A
解析:门式脚手架底部门架的立杆下端宜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调节螺杆直径不应小于35mm,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
第2272题 双排碗扣式双排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mm。
A.200
B.300
C.350
D.400
参考答案:C
解析:双排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杆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
第2273题 关于连墙件设置位置要求,下列不符合的是()。
A.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B.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
C.宜靠近主节点设置
D.应从脚手架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参考答案:B
解析:连墙件、剪刀撑、加固杆件、立杆偏差对架体整体刚度有着重要影响;连墙件的设置应按规范要求间距从底层第一步架开始,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不得漏设;剪刀撑、加固杆件位置应准确,角度应合理,连接应可靠,并连续设置形成闭合圈,以提高架体的纵向刚度。(1)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第2274题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应不大于()m。
A.4.0
B.3.0
C.2.0
D.其他
参考答案:A
解析: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第2275题 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之间。
A.45°~60°
B.45°~50°
C.45°~65°
D.55°~60°
参考答案:A
解析: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室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第2276题 脚手架高度超过()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A.20
B.30
C.40
D.50
参考答案:C
解析:当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第2277题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
A.40N·m
B.40kN·m
C.65N·m
D.65kN·m
参考答案:A
解析:(2)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扣件安装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第2278题 当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度大于()时,顶部()以下所有的连墙件层必须设置水平斜杆,水平斜杆应设置在纵向横杆之()。
A.12m;12m;上
B.12m;12m;下
C.24m;24m;上
D.24m;24m;下
参考答案:D
解析:碗扣式脚手架的杆件间距、碗扣紧固、水平斜杆对架体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当架体高度超过24m时,在各连墙件层应增加水平斜杆,使纵屯横杆与斜杆形成水平析架,使无连墙立杆构成支撑点,以保证立杆承载力及稳定性。碗扣式双排碗扣脚手架应按《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的构造要求搭设;当连墙件按二步三跨设置时,二层装修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外挂密目安全网封闭。
第2279题 根据规程JGJ231-2010,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几跨设置水平斜杆()。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解析: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5跨设置水平斜杆。
第2280题 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
A.3.0KN/㎡
B.3.5KN/㎡
C.4.0KN/㎡
D.5.0KN/㎡
参考答案:D
解析:当在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