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41题 人机工程学可以服务的领域包括()。
A.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器材的设计
B.老年人生活设施的设计
C.工作环境的振动噪声控制
D.选择安全、好用的工具和器材
E.使工程机械操作室舒适和安全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器材的设计(A 选项)
人机工程学在劳动保护器材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安全帽为例,它需要考虑人的头部形状和尺寸分布,设计出合适的内轮廓,确保安全帽能够紧密贴合头部,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又不会给佩戴者带来过度的压迫感。在安全绳设计方面,要考虑人体的承载能力,确定合适的强度和长度,还要考虑其连接方式是否方便使用者操作和检查。
老年人生活设施的设计(B 选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生活设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越来越重要。例如,老年人使用的椅子,其座面高度要适合老年人的腿部长度,方便他们坐下和起身;扶手的高度和形状要便于老年人抓握,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帮助他们稳定身体。再如老年公寓的室内通道宽度,要考虑到使用轮椅的老人能够顺利通过,同时还要考虑视觉和听觉辅助设施的设计,以适应老年人感官功能衰退的情况。
工作环境的振动噪声控制(C 选项)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来看,长时间暴露在高振动和高噪声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在工作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振动和噪声。例如,在工厂车间,对于产生振动的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减震垫或减震支架来减少振动向周围环境的传播。对于噪声控制,可以通过安装吸音材料、设置隔音屏障等方式来降低噪声强度,保护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选择安全、好用的工具和器材(D 选项)
人机工程学能够帮助筛选出符合人体操作习惯和生理特点的工具和器材。比如手动工具,其手柄的形状、大小和材质要适合人手握持,有良好的摩擦力,防止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滑落。对于电动工具,除了操作手柄的舒适性外,还要考虑控制按钮的位置和大小,方便手指操作,并且工具的重量分布要合理,避免使用时产生过度的手腕疲劳。
使工程机械操作室舒适和安全(E 选项)
在工程机械操作室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座椅的设计要考虑驾驶员的坐姿舒适性,提供良好的腰部和背部支撑,座椅的高度和前后位置应该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操作面板上的仪表和按钮布局要符合人的视觉和操作习惯,重要的信息显示和操作按钮要放在驾驶员容易看到和触及的位置,同时操作室的空间布局要考虑驾驶员的活动空间,确保安全。
第742题 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提举重物的要素包括下列()。
A.重物的抓握位置比地平面高出50mm为好
B.避免手指出力的提举方法
C.手臂连同重物要尽量靠近身体
D.提举时两腿适当分开,直腰屈膝,提举过程中平稳,不要摇摆
E.单手提举重物优于双手提举重物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提举重物的要素包括:重物的抓握位置比地平面高出50mm为好;避免手指出力的提举方法;手臂连同重物要尽量靠近身体;提举时两腿适当分开,直腰屈膝,提举过程中平稳,不要摇摆。
第743题 下列描述建筑工程中人机工程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
A.作业难度大
B.工作环境差
C.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不够重视
D.安全事故相对较多
E.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作业难度大(A 选项)
在建筑工程中,很多作业任务具有较高的难度。例如高层建筑的外墙施工,工人需要在高处进行复杂的砌砖、安装幕墙等操作。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带有安全防护装置的高空作业平台,其操作界面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工人操作,来降低作业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工作环境差(B 选项)
建筑施工现场通常存在灰尘多、噪音大、温度变化大等恶劣环境因素。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可以采取措施改善这种情况。比如,为工人设计带有良好隔音和通风功能的操作室或休息室,选择能有效防尘的工具和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的形状和材质要符合人体面部特征,保证密封良好,同时呼吸阻力小,提高工人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不够重视(C 选项)
建筑工作如搬运建筑材料、挖掘地基等劳动强度较大。如果不重视劳动保护,工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和受伤的情况。人机工程学强调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工具使用。例如,设计便于搬运的建筑材料包装,如带有把手的水泥袋,或者采用机械辅助搬运设备,减少人工搬运的强度。同时,注重劳动保护用品的设计,如设计符合人体力学的安全鞋,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防滑性能,减轻脚部疲劳。
安全事故相对较多(D 选项)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优化设备和工作流程来减少事故。例如,在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中,通过合理设计操作室和操作手柄,使操作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吊装现场,并且操作手柄的力度和行程符合人体操作习惯,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重物坠落等事故。同时,对施工现场的通道、防护栏等设施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确保工人行走安全。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E 选项)
建筑行业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有限。人机工程学可以提供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的工具和设备。例如,一些手动工具设计得非常直观,操作按钮或把手的功能明确,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就能使用。同时,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也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第745题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通常应包括()等内容。
A.编制依据
B.施工工艺技术
C.施工计划
D.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E.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工程概况;②编制依据;③施工计划;④施工工艺技术;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⑥劳动力计划;⑦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第746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脚手架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由()签字确认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A.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B.总承包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
C.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D.监理单位现场总监
E.专业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
参考答案:CD
第747题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通常应包括()等内容。
A.编制依据
B.施工工艺技术
C.施工计划
D.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E.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劳动力计划;(7)计算书及图纸。
第748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当由()签字确认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A.总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B.总承包单位的安全部门负责人
C.总承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
D.监理单位的现场总监
E.模板工程专业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
参考答案:CD
第750题 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应具备的资料包括()。
A.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记录
B.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有关验算数据;
C.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及检查评分表;
D.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
E.安全防护设施人员记录
参考答案:BCD
第752题 施工现场需要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的情况有()。
A.用电设备5台及以上
B.用电设备总容量100kW及以上
C.用电设备总容量50kW及以上
D.用电设备10台及以上
E.用电设备5台及以上,且用电设备总容量100kW及以上
参考答案:AC
第753题 施工现场应按照以下()等要求实施焊接作业。
A.焊接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B.焊接作业时应由专人看火
C.焊接作业前应开具动火证
D.在潮湿的地沟或狭窄容器内施焊时,其电源电压应为36V
E.施焊完毕后,施焊及看火人员应在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参考答案:ABCE
第754题 施工单位必须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根据建设拆除工程特点,进行实地勘察,并应编制有()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以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A.针对性
B.安全性
C.可行性
D.经济性
E.合理性
参考答案:ABC
第756题 悬挑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竖向间距应≤2h
B.竖向间距应≤3h
C.横向间距应≤3La
D.每根连墙件的覆盖面积≤27㎡
E.每根连墙件的覆盖面积≤30㎡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注:h-步距;la-纵距。
第757题 悬挑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违章作业:()
A.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B.在架体上推车
C.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接件
D.任意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E.电焊作业
参考答案:ABCD
第759题 门式脚手架剪刀撑设置要求包括()。
A.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下时,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外侧立面必须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下时,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及中间间隔不超过20m的外侧立面必须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C.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
D.脚手架高度超过24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悬挑式脚手架应在脚手架全外侧立面上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
E.剪刀撑斜杆若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0mm,搭接处应采用3个及以上旋转扣件扣紧
参考答案:ACDE
第760题 下列属于高处作业的主要概念术语的有()。
A.坠落高度基准面
B.可能坠落范围
C.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D.基础高度
E.高处作业高度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坠落高度基准面(A 选项)
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它是衡量高处作业高度的一个重要参考平面。例如,在建筑施工中,如果一个建筑物的室外地面是人员可能坠落的最低点,那么这个室外地面就是坠落高度基准面。在确定防护措施的高度和范围时,需要以坠落高度基准面为基础进行计算。
可能坠落范围(B 选项)
可能坠落范围是指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大小与作业高度、作业方式等因素有关。例如,在搭建脚手架的高处作业中,工人在脚手架平台上作业,其可能坠落范围包括从脚手架平台边缘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区域。这个概念对于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的覆盖范围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C 选项)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是用来量化可能坠落范围大小的一个参数。它是从作业位置到可能坠落范围边界的距离。不同的高处作业高度对应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是不同的。例如,根据相关标准,当高处作业高度为 2 - 5m 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3m;当作业高度为 5m 以上至 15m 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4m。这一参数有助于准确地设置防护设施和划定危险区域。
基础高度(D 选项)
基础高度是指以作业位置为参照,从坠落高度基准面至作业位置的垂直距离。例如,在一个多层建筑的第二层进行外窗安装作业,假设第一层地面为坠落高度基准面,那么从第一层地面到第二层作业位置的垂直距离就是基础高度。它是计算高处作业高度的一个中间参数,对于评估高处作业的风险程度有一定的作用。
高处作业高度(E 选项)
高处作业高度是指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在一个复杂的高处作业场景中,可能存在多个作业位置,如在一个大型的桥梁建设现场,不同桥墩上的作业高度可能不同,需要找出其中最高的垂直距离作为高处作业高度,以此来确定所需的安全防护等级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