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2684题)


第1301题 下列有关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分散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固体溶液

B.形成胶团

C.形成微细结晶、亚稳定型结晶或无定型粉末

D.形成固体凝胶

E.形成固体乳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滴丸中药物的分散状态。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分散形式有药物分子分散的固态溶液,或玻璃态溶液,部分药物聚集呈胶体微晶状态,郜分药物呈无定型状态,中药或呈微粉分散等。


第1302题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中药物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


A.2.0%

B.3.0%

C.5.0%

D.9.O%

E.15.0%


参考答案:D


解析:

D
硬胶囊中药物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O%。


第1303题 包衣的目的有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B.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C.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

D.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防止松片现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片剂包衣的目的(1)隔绝空气,避光,防潮,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增加患者的顺应性。(3)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包肠溶衣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防止胃酸或胃酶对药物的破坏。包结肠定位肠溶衣可在结肠定位释放药物,治疗结肠部位疾病。(4)包缓释或控释衣,改变药物释放速度,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聽。(5)隔离有配伍禁忌的成分,避免相互作用,有助复方配伍。(6)改善外观,使片剂美观,且便于识别。


第1304题 下列片剂制备时需加入崩解剂的有


A.泡腾片

B.长效片

C.口含片

D.外用溶液片

E.舌下片


参考答案:AD


解析:

A,D
本题考查崩解剂的应用。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以利于药物的溶出。除需要药物缓慢释放的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等外,一般片剂均需加崩解剂。中药半浸膏片剂含有药材细粉,遇水后能缓慢崩解,一般不需另加崩解剂。


第1305题 片剂制粒的目的是


A.避免粉末分层

B.避免黏冲、拉模

C.减少片子松裂

D.避免产生花斑

E.增加流动性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片剂制粒目的有:①增加物料的流动性,使片重和含量准确。②避免粉末分层,保证片剂售量均匀。③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避免片剂松裂。④避免细粉飞扬及黏冲、拉模等现象。


第1306题 下列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C.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

D.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E.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影响药物的吸收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因素与剂型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分为: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的为1.0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凡是影响胃液pH的因素均影响弱酸性的吸收。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5,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胃液中含有胆盐、醇类及蛋白质等物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胆盐具有表面活性.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有时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形成堆溶性盐而影响吸收,所以胆盐有可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也有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②胃排空率。胃排空速率慢,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但小肠是太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胃排空速率快,到达小肠部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③消化道吸收部位血液或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及食物等。


第1307题 生物药剂学中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


A.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B.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法

C.制剂的质量标准

D.药物的物理性质

E.物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本题考查生物药剂学中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的剂型因素广义的讲,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用辅料、制剂工艺技术等对制剂疗效的影响。


第1308题 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

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微囊的特点。药物微囊化后可延长疗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臭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减少复方配伍禁忌,制成微囊使药物达到控释或靶向作用,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可压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第1309题 下列对膜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无菌操作

B.体积小,重量轻

C.药物含量不准确

D.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

E.制成多层膜剂可避免配伍禁忌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本题考查膜剂的特点。膜剂的特点: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无菌操作。②使用方便,适于多种给药途径。③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④药物含量准确、稳定性好。⑤制成多层膜剂可避免配伍禁忌。⑥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和贮存。


第1310题 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


A.聚乙烯吡啶衍生物

B.玉米朊

C.聚乙烯胺类

D.聚乙烯醇

E.阿拉伯胶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成膜材料。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PVA.)、纤维素衍生物、淀粉、纤维素、明胶、白及胶等,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将不同型号的PVA.混合使用,就能得到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等性能优良的膜剂。


第1311题 在气雾剂中既能产生喷射动力,又可兼作药物溶剂和稀释剂的物质是


A.丙二醇

B.司盘一60

C.亚硫酸钠

D.四氟乙烷

E.乙醇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抛射剂为适宜的低沸点液态气体,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失气压,当阀门打开时,抛射剂急剧气化产生压力,克服了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将药物分散成雾状颗粒喷射出来。抛射剂是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作药物的溶剂和稀释剂。气雾剂的抛射剂主要有三种:①氟氧烷烃类:现已禁用。较有应用前景的有四氟乙烷、七氟丙烷等。②碳氢化合物及惰性气体:如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以及压缩惰性气体等。③二甲醚:无色气体。


第1312题 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抛射剂在耐压的容器中产生压力

B.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溶剂

C.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稀释剂

D.抛射剂是一类高沸点物质

E.抛射剂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气雾剂中抛射剂的性质与作用。气雾剂的抛射剂为低沸点物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是气压;当阀门打开时,抛射剂及剧气化产生压力.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将药物分散成雾状微粒喷射出来;抛射剂亦常是气雾剂的溶剂和稀释剂。


第1313题 下列关于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剂的主要成分为动物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

B.胶剂的制备流程为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切胶

C.胶液在8—12℃,经12~24h凝成胶 块,此过程称为胶凝

D.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流速可增大干燥速度

E.用自来水微湿的布拭干胶表面使之光泽


参考答案:ABC


解析:

A,B,C
ABC


第1314题 胶剂制备中加油类辅料的目的是(  )。


A.矫味作用

B.降低胶块的黏度

C.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D.沉淀胶液中的泥沙杂质

E.在浓缩收胶时,起消泡作用


参考答案:BE


解析:

B,E
略。


第1315题 下列多用于眼科的剂型是(  )。


A.锭剂

B.棒剂

C.条剂

D.灸剂

E.酊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B
略。


第1316题 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为相应的普通制剂的


A.80%一l00%

B.100%~l20%

C.90%一ll0%

D.80%一l20%

E.100%


参考答案:D


解析:

D

D


第1317题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


A.药物的解离度

B.药物的剂型

C.给药途径

D.给药剂量与酶的作用

E.生理因素


参考答案:CDE


解析:

C,D,E

CDE


第1318题 下列有关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药物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有


A.非解离型药物和脂溶性高的药物吸收较快

B.pH减小有利于碱性药物的吸收

C.油/水分配系数较大,利于吸收

D.药物溶出速率越快,吸收越快

E.常采用减小粒径、制成固体分散物等方法,促进药物溶出


参考答案:ACE


解析:

A,C,E

ACE


第1319题 下列有关药物分布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药物分布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后会影响其分布

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D.通常认为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药物的贮存形式之一

E.药物选择性分布主要取决于药物与不同组织的亲和力


参考答案:ABDE


第1320题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主要生理因素有


A.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B.胃空速率

C.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

D.药物在循环系统的运行速度

E.血液黏度和体积的影响


参考答案:ABD


解析:

A,B,D

AB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