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61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
A.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
B.或者采取有效措施
C.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D.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做出标志
B.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C.直接移动
D.等待处理
E.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参考答案:ABE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6条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363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A.及时
B.细致
C.准确
D.完整
参考答案:ACD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364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
A.调查研究
B.数据说话
C.尊重科学
D.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CD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事故调查处理要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第365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的监督。
A.建设单位
B.工会
C.职工
D.监理单位
参考答案:BC
解析:第三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A.隐瞒不报
B.漏报
C.谎报
D.迟报
参考答案:ACD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70条、第71条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如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记住试题】
第368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事()等施工单位,应当向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
A.房屋建筑
B.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C.河道整治
D.机电安装
E.建筑物拆除
参考答案:ABCE
第36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A.建筑砌块
B.建筑土方
C.建筑垃圾
D.建筑钢材
E.工程渣土
参考答案:BCE
第37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面积,防治扬尘污染。
A.绿地
B.水面
C.土方开挖
D.地面铺装
E.湿地
参考答案:ABDE
第37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大气污染,应当()。
A.坚持过程治理
B.规划先行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E.调整能源结构
参考答案:BCDE
解析: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第372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
A.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后方可继续生产经营
C.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D.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E.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ADE
第37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A.燃煤
B.工业
C.机动车船
D.扬尘
E.农业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第37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
A.保持道路清洁
B.控制料堆堆放
C.控制渣土堆放
D.扩大绿地、水面、湿地面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
第37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
A.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密闭围挡的
B.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
C.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的
D.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的
E.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的
参考答案:ABCDE
A.没收
B.查封
C.销毁
D.扣押
E.出售
参考答案:BD
第377题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E.特种作业人员取得健康证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第六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379题 安全生产单位发生事故后,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等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以及相关责任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C.事故的简要经过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E.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BCDE
第380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对相关单位、相关人员应按()等四不放过处理。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相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
D.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E.安全设施未完善不放过
参考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