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版】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综合类C3证(初证)模拟测试题库(1998题)


第981题 下列关于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B.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3d后进行

C.坑内降水井宜在基坑开挖20d前进行

D.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E.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参考答案:ADE


解析: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总管与真空泵接好后应开动真空泵开始试抽水,检查泵的工作状态;


  2)真空泵的真空度应达到0.08MPa及以上;


  3)正式抽水宜在预抽水15d后进行;


  4)应及时做好降水记录。


第982题 减压降水运行正式开始前1周内应测定基坑监测背景值,监测内容包括()等。


A.基坑内的初始承压水位

B.基坑外的初始承压水位

C.基坑周边相邻地面沉降初值

D.保护对象以及基坑围护体的变形

E.距基坑50m范围内建筑的沉降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降水运行正式开始前1周内应测定环境背景值,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初始承压水位、基坑周边相邻地面沉降初值、保护对象的初始变形以及基坑围护体变形等,与基坑设计要求重复的监测项目可利用基坑监测资料。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监测资料,绘制相关曲线,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983题 以下关于真空降水管井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滤料填充应密实均匀,滤料采用细砂

B.抽水时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且不断抽水

C.渗水孔直径宜取12~18mm,渗水段长度应大于1.0m

D.井的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 300mm

E.成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实际深度1.0~1.5m


参考答案:BCD


解析:

3.10真空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井管宜采用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宜按梅花状布置,渗水孔直径宜取12mm~18mm,渗水孔的孔隙率应大于15%,渗水段长度应大于1.0m;管壁外应根据土层的粒径设置滤网;


3.13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成孔工艺可选用清水或泥浆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工艺(钻孔法、冲孔法或射水法),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也可选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5m~1.0m;


②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滤料填充应密实均匀,滤料宜采用粒径为0.4mm~0.6mm的纯净中粗砂;


③成井后应及时洗孔,并应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


④降水时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且抽水不应间断。


【分析】


选项A:滤料应采用中粗砂。


选项E:深度0.5m~1.0m。


第984题 高压喷射注浆应按水泥土固结体的()选择喷射压力、注浆流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


A.水灰比

B.固结特性

C.设计有效半径

D.凝结时间

E.土的性状


参考答案:CE


解析:高压喷射注浆应按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效半径与土的性状选择喷射压力、注浆流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较硬的粘性土、密实的砂土和碎石土宜取较小提升速度、较大喷射压力。


第985题 在土石方工程开挖前,应()等工作的验收,合格后方可土石方开挖。


A.完成支护结构

B.地面排水

C.地下水控制

D.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

E.施工条件验收和应急预案准备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前,应完成支护结构、地面排水、地下水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施工条件验收和应急预案准备等工作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石方开挖。


第986题 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中,应定期测量和校核()。


A.设计平面位置

B.几何尺寸

C.边坡坡率

D.场地高差

E.水平标高


参考答案:ABD


第987题 放坡开挖的基坑,边坡表面应采取护坡措施,护坡宜采用()等方式。


A.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

B.钢丝网水泥砂浆

C.钢丝网喷射混凝土

D.砖砌体铺贴

E.植被种植护坡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放坡开挖的基坑,边坡表面应采取护坡措施,护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护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钢丝网细石混凝土或高分子聚合材料覆盖等方式。


(2)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3)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钢筋应单层双向设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4)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5.0,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m。


第988题 以下关于狭长形基坑开挖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参考答案:CD


解析:

狭长形基坑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的方法,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段长度宜为 3m~8m,分层厚度宜为 3m~4m。


(2)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应大于 1:3.0,各级边坡坡度不应大于1:1.5,各级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3.0m;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9.0m,加宽平台之间的土方边坡不应超过二级;纵向斜面边坡长时间暴露时宜采取护坡措施;各级边坡、各阶段形成的多级边坡和纵向总边坡的稳定性的验算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每层每段开挖和支撑形成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4)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至坑底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基础底板施工缝设置要求限时进行垫层和基础底板的浇筑,基础底板分段浇筑的长度不宜大于 25m,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相邻纵向边坡的开挖。


(5)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6)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钢筋混凝土支撑底以上的土方可采用不分段连续开挖的方法,其余土方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的方法。


第989题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在()布置监测点。


A.根据地质情况

B.根据水位地质情况

C.基坑周边

D.周边中部

E.阳角处


参考答案:CDE


解析: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第990题 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等。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视准线法

D.小角度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CDE


解析:水平位移监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


第991题 建筑倾斜观测,当被测建筑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时,宜选用()。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倾斜仪法

D.差异沉降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CD


解析:当被测建筑物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时,可选用倾斜仪法或差异沉降法。


第992题 裂缝监测应监测裂缝的()。


A.位置

B.走向

C.长度

D.宽度

E.深度


参考答案:ABCDE


第993题 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A.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遇到不良天气状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参考答案:ACDE


解析:监测频率:(1)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2)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3)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如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基坑出现渗透,支护结构出现开裂等。(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第994题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009),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要求。


A.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B.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C.对周边已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D.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等正常使用

E.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8.0.2  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2  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3  对周边已有建筑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先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4  不得影响周边道路、管线、设施等正常使用。


5  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第995题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可采取()等方法进行变形控制设计。


A.分坑施工

B.伺服轴力自动补偿系统钢支撑

C.减小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D.坑内土体加固

E.坑外设置隔离桩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一、当基坑临近建筑物时,必须控制基坑的变形以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


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条形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减少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主体的尺寸和开挖时间,这一点在软体地基施工时尤为重要。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分小段分段,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


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996题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宜采用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参数应结合()综合确定。


A.本构模型的定义

B.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

C.施工组织设计图纸

D.当地年降水量

E.工程经验


参考答案:ABE


解析:计算参数应结合本构模型的定义、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及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第997题 对基坑周围的保护对象,基坑开挖前,对邻近基坑的建 (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等可采用()进行基础托换。


A.锚杆静压桩

B.水泥注浆

C.树根桩

D.高压喷射注浆

E.支撑式


参考答案:AC


解析:在基坑开挖前,对邻近基坑的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等可采用锚杆静压桩或树根桩进行基础托换。


第998题 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具有()的优点。


A.质量轻

B.刚度大

C.造价低

D.拼装方便

E.周转率高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具有质量轻、刚度大、拼装方便、周转率高的特点,但由于造价较高,在施工中尚未普遍使用。


第999题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


A.支撑架的重量

B.新浇混凝土的自重

C.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

D.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E.连接件的重量


参考答案:BCD


解析: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第1000题 安装上层模板时,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


A.木立柱支模

B.桁架支模

C.竹立柱支模

D.钢管立柱支模

E.钢木组合立柱支模


参考答案:BD


解析: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heng)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