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集团公司承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一标段,其中某桥梁主跨为(48 + 80 + 48)m 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直线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 1:连续箱梁施工前,施工队拟配置的梁部施工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水平 运输设备、压浆设备、托架、支架、模板、试验设备。
事件 2:边跨直线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作业平 台脚手架与梁部模板连接牢固,以增加脚手架的安全性。底模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 预压,预压重量设定为最大施工荷载的 1.0 倍,分三次预压到位。
事件 3:标准梁段预应力张拉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部分 内容为:(1)梁段预应力筋张拉按先横向再竖向后纵向的顺序进行。(2)预施应力完成 后应及时压浆。(3)预施应力采取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预应力筋伸长值为主,以油 压表读数进行校核。预应力筋张拉前应计算每一束(根)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作为 张拉时与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的比对依据。(4)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 达到设计值的 10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 100% 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 的龄期不少于 3d。
问题:
1.针对事件 1,梁部施工还应配置哪些主要施工设备?
2.针对事件 2 中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答:
1.事件 1 中的梁部施工还应配置的主要施工设备:挂篮、钢筋加工设备、张拉设 备(或预应力设备)、混凝土拌和设备、混凝土振捣设备。
2.事件 2 中施工方案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脚手架为独立体系(或与模板分离或不得与模板相接)。
(2)预压重量应不小于最大施工荷载的 1.1 倍(预压重量应大于最大施工荷载或预 压重量应大于浇筑的混凝土重量)。
3.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梁段预应力筋张拉应按先纵向再竖向后横向的顺序进行。
(2)预施应力采取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 进行校核。
(3)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95%、弹性模量达到设 计值的 100% 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