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质量通病是指施工中普遍、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质量通病具有“小病难治”的特点,治理效果不仅和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状况、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精细化程度等人为因素有关,还与天气、季节等自然因素有关。
问题:
(1)分别写出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的主要特征。
(2)写出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3)写出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主要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的主要特征: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直径大于10mm、小于30mm,深度大于5mm但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或50mm的孔洞,表现为孔洞中可见石子且水泥浆不饱满或孔洞相连的蜂窝状的混凝土松散。
空洞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直径超30mm,深度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或50mm的洞穴,如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缺陷处会有钢筋暴露,薄壁结构局部可能会通透。
(2)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粗骨料粒径超限、配料偏差大,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离析。
③浇筑下料垂直高度超2m,导致砂、石分离。
④混凝土未分层振捣或振捣时间不足,或漏振。
⑤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预留孔洞模板挡住混凝土下落,未采取预防措施。
⑥振捣时模板变形过大或止浆不严而严重漏浆,造成水泥浆、细骨料流失。
(3)混凝土蜂窝与空洞质量通病主要防治措施:
①认真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②严格控制混凝土上料计量偏差和搅拌质量。
③严格控制分层下料厚度及振捣时间,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④浇筑下料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导管或溜槽下灰。
⑤在预埋件、预留孔模板部位应从两侧下料,必要时对模板开孔下料振捣。
⑥钢筋密集结构采用细石混凝土。
⑦模板刚度和紧固满足要求,止浆采用弹性止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