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矿业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773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公司承担了一煤矿改扩建二期项目井下轨道大巷的施工任务,轨道大 巷布置在开采煤层下方薄煤层中,煤层厚度为 0.6~1.2m。巷道为直墙半圆拱形断 面,掘进宽度为 5200mm,掘进高度为4000mm。巷道采用锚喷支护,锚杆为螺纹钢f 20mm×1600mm,间排距 1200mm×1200m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 80mm,强度等级为 C20。地质资料给出矿井地质条件中等,轨道大巷顶底板主要为砂质泥岩和碳质泥岩互 层,普氏系数 f = 4~6。矿井为低瓦斯矿。

施工项目部编制了该轨道大巷的施工组织设计,巷道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法一次成 巷,设备按快速机械化作业线配置。多台气腿凿岩机钻凿炮眼,耙斗装岩机配电机车牵 引矿车运输,锚杆钻机安装锚杆,湿式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工作面炮眼布置采用直眼掏 槽,炮眼深度为 1.5m。巷道支护喷射机布置在工作面后方 100m 处,永久支护复喷段滞 后工作面 60m。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巷道施工设备配置无法满足快速 施工的要求,部分工艺参数不合理,建议修改方案。施工单位修改完善后,经审批通过 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轨道大巷施工后,及时对已完成的巷道开展施工监测,发现巷道变形收 敛速率一直不能稳定,且变形量大,甚至多处出现混凝土喷层开裂。监理单位组织建 设、施工、设计单位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事件二,施工单位按《煤矿防治水细则》制定了巷道施工探水方案,并在施工过 程中严格按照探水方案进行探水工作。某日探水队探明前方 5m 左右有一导水断层,建 议做好相关应对措施。但掘进队认为还有 5m 距离,继续施工 1~2 个循环后再按过断 层施工措施施工,仍按照正常掘进布置炮眼,放炮后引发断层破碎带冒落并伴发突水事 故,造成 3 人重伤,淹没巷道施工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800 万元。

问题

1.根据轨道大巷的工程条件,该巷道施工设备应如何配置才能更好满足快速施工 的要求?

2.根据巷道施工设备的调整情况,给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

3.事件一中,巷道变形收敛速率一直不能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矿山井下巷道防治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探水发现有透水断层时,施工单位应 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确保安全穿越断层?

5.事件二中的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等级?应由什么机构组织调查?调查组长应由谁 来担任?



知识点:第18章 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

1.巷道断面宽度为 5200mm,高度为 4000mm,能够满足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可配 置凿岩台车钻眼,侧卸装岩机装岩,带式输送机连续转载,电机车调车和运输,这样才 能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满足巷道快速施工要求。

2.该轨道大巷采用锚喷支护,可组织喷射混凝土与工作面掘进平行作业,即:在 巷道掘进后先初喷 30~50mm 厚的混凝土临时封闭工作面,然后再安设锚杆作为临时支 护,最后复喷射混凝土与工作面掘进平行作业,直至喷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复喷射混 凝土可在工作面后 20~50m 处,最大不应超过 50m。滞后工作面 60m 不合理,应修改 为 20~50m。

将该巷道施工设备调整为凿岩台车钻眼,炮眼深度应适当加深,方更能发挥设备 的效率。所以炮眼深度应修改为 1.8~3.0m。

3.根据《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 35056—2018、《岩土锚杆与喷射混 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煤矿安全规程》(2022 年版)的规定。分 析巷道的支护参数及围岩条件,发生巷道变形收敛速率一直不能稳定、变形量大,甚至 多处出现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支护强度不足。可采取加长锚杆长度、缩小锚杆间 距、排距、选用更高等级材质的锚杆杆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混凝土喷层厚 度、增加金属网等技术措施。

4.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 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的综 合防治措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

在松软的煤(岩)层、流砂性地层或者破碎带中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超前支护或 者其他措施。超前支护可以是超前锚杆、超前加固、管棚支护等。遇有探测前方有明确 的导水断层,应采取超前注浆堵水、加固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状态下快速通过。

5.事件二中的安全事故属一般事故。根据《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 法》(矿安〔2023〕7 号)规定,一般煤矿事故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省级局牵头组织 调查,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煤矿事故 调查组组长可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内设处室负责人担任。

进入考试题库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