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企业承担一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 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 120 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 21.6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 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 16 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 决定重新制作 16 根钢柱。
事件 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 筑,分层浇筑厚度为 0.6m 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 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 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 机械设备安装。
问题:
1.事件 1 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 16 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 2 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 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 3 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1.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 16 根钢柱的处理方法不妥当。
理由是:焊缝高度不足属于局部质量缺陷,经修补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只 需采用对钢柱焊缝高度不够部位进行修补的处理方案。
2.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不正确。
理由是: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 0.2~0.4m。 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不正确。
理由是: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属明显的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 响,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 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
3.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当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 位和质量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