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案例 23】某堤防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的项目包括土方填筑和砌石护坡,其中土方填筑 200 万 m3 ,单价为 10 元/m3 ;砌石 10 万 m3 (不考虑砌石定额系数,所需开采石方 10 万 m3 ),单价为 40 元/m3 。
(1)合同中的有关情况为:
① 合同开工日期为 9 月 20 日。
② 工程量清单中单项工程量的变化超过 20% 按变更处理。
③ 发包人指定的采石场距工程现场 10km,开采条件可满足正常施工强度 500m3 / 天的需要。
④ 工程施工计划为先填筑,填筑全部完成后再砌石施工。
⑤ 合同约定每年 10 月 1 日至 3 日为休息日,承包人不得安排施工。
(2)在合同执行工程中: ① 在土方施工中,由于以下原因引起停工:
事件 1:合同规定发包人移交施工场地的时间为当年 10 月 3 日,由于发包人原因,实 际移交时间延误到 10 月 8 日晚。
事件 2:10 月 6 日至 15 日因不可抗力事件,工程全部暂停施工。
事件 3:10 月 28 日至 11 月 2 日,承包人的施工设备发生故障,主体施工发生施工暂停。承包人设备停产一天的损失为 1 万元,人工费需 8000 元。
② 土方填筑实际完成 300 万 m3 ,经合同双方协商,对超过合同规定百分比的工程量,单价增加了 3 元/m3 ;土方填筑工程量的增加未延长填筑作业天数。
③ 工程施工中,承包人在发包人指定的采石场只开采了 5 万 m3 后,该采石场再无石材可采。监理人指示承包人自行寻找采石场。承包人另寻采石场发生合理费用支出 5000 元。新采石场距工程现场 30km,石料运输运距每增加 1km,运费增加 1 元/m3 。采石场变更后,由于运距增加,运输能力有限,每天只能运输 400m3 ,监理人同意延长工期。采石场变更后,造成施工设备利用率不足并延长工作天数,合同双方协商从使用新料场开始,按照 2000元/天补偿承包人的损失。
④ 工程延期中,承包人管理费、保险费、保函费等损失为 5000元/天。
问题:
(1)试分析确定承包人应获准的工程延期天数。
(2)试分析确定承包人应获批准的由于变更引起的费用赔偿金额。
参考答案:↓
解析:
(1)承包人应获准的工程延期天数是由于业主的原因、业主应承担的风险造成的工期延误。本例中包括:
① 移交场地延误。
② 不可抗力停工。
③石料场变化后运输能力降低。
本例中,批准工程延期为 37 天,其中:
① 因天气原因、移交场地延误等原因(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停工原因)造成从 10 月 4 日至 10 月 15 日暂停,工期延误12 天。
② 由于石料场变化,运输能力不足,影响填筑工效,延长工期:
[(100000-50000)/400]-[( 100000-50000)/ 500]= 25 天
(2)由于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加包括:
① 土方填筑量增加超过规定百分比引起的费用增加。
② 由于石料运输距离增加的费用增加。
③ 由于石料运输能力不足应给予承包人的补偿。
④ 承包人另寻采石场发生的合理费用。
⑤ 发包人应负责的停工期间设备停产损失。首先分析计算应由发包人负责的停工时间,然后乘以停工期间的设备、人工损失费。在 10月 4日至 10月15日的 12天停工期间,10月 4日至 10月 8日由于发包人移交场地原因,属于应补偿费用的停工;10 月 9 日至 10 月 15 日,由于异常自然条件引起停工,属于不予费用补偿的停工;10 月 6 日至 10 月 8 日属于“共同性延误”,以先发生因素“发包人移交场地延误”确定延误责任,因此,应予费用补偿。工期延长后管理费、保险费、保函费等费用损失补偿。
本例中:
① 土方填筑量增加超过规定百分比引起的费用增加:
[300-(1 + 20%)×200]×(10 + 3)= 780 万元
② 由于石料运输距离增加的费用增加:(10-5)×(30-10)×1 = 100 万元
③ 由于石料运输能力不足应给予承包人的补偿:[(10-5)/400]×2000 = 25 万元
④ 承包人另寻采石场发生合理费用 0.5 万元。
⑤ 发包人应负责的停工期间设备停产损失:应予补偿费用的停工共计 5 天,补偿费用: 5×(0.8 + 1)= 9 万元
⑥ 工期延长后管理费、保险费、保函费等费用损失补偿:(5 + 25)×0.5 = 1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