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二级公路的 H 合同段改扩建工程(K3 + 000~K24 +000),项目区软土路基分布不均匀。原有的二级公路 K + 000~K12 + 000、K18 +000~K24 + 000 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K12 + 000~K18 + 000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沿线城镇化比较严重,过境交通与城市内交通混行,交通量增加引起通行问题,需将 其改扩建成一级公路。老路加铺部分路面结构采用上面层 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 13C);下面层 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cm);调 平层 16~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
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以下措施:
措施一:施工前对老路路面现状进行详细复核,K12 + 000~K18 + 000 段主要病害简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断板等。施工单位对出现断板的原因进行调查分 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 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 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措施二:严格配置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主产能力为 500t/h,摊铺宽度 6m,压实后沥青混凝土密度为 2.35t/m3,运输车辆载重量为 15t,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 时间为 13min,返回拌合场时间为 9min,在现场卸料及其他等待时间为 3min,车辆储 备系数取 1.1。
措施三:旧沥青路面段采用现场热再生法重铺,其主要工艺包括:摊铺整形、加 热、旧料再生、罩新面工艺。
措施四: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施工,满足安全、实用美观等要求,对自建房屋提 出下列要求:
(1)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建设宜选用阻燃材料,搭建不宜超过 2 层。
(2)每组不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6m。
(3)栋与栋距离不小于 4m,房间净高不低于 2.5m。
(4)驻地办公区、生活区采用集中供暖设施,严禁电力供暖。
竣工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持,主要 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 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 85,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 定得分 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 92。
问题:
1.AC-13C 按照组成结构、矿料级配分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背景资料措施一中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背景资料中旧沥青路面段现场热再生法重铺的施工流程是什么?
4.逐条判断自建房屋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5.计算背景资料中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
6.计算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参考答案:↓
解析:
1.按组成结构:密实 - 悬浮结构。 按矿料级配: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1)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
(2)切缝深度过浅。
(3)路面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4)交通流量增大。
3.加热→旧料再生→摊铺整形→罩新面工艺。
4.(1)正确。
(2)错误。
改正:每组不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距离不小于 8m。
(3)错误。
改正:栋与栋距离不小于 4m,房间净距不小于 2.6m。
(4)正确。
5.拌和一车混合料所需要的时间 T = 60×15/500 = 1.8min。 所需运输车辆:n = 1.1×(13 + 9 + 3)/1.8 = 15.28 辆。 故所需运输车辆为 16 辆。
6.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 85×0.2 + 91×0.6 + 92 + 92×0.2 = 90 分。
质量等级为“优良”。理由:质量评分大于等于 90 分,质量等级为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