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运输机场跑滑系统改造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既有水泥混凝土跑道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两层式)和新建相关联络道。新建联络道设计为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组合,其中,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为5.0MPa。本工程为不停航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编制了联络道施工方案,拟在碾压混凝土基层碾压成型后立即开展水泥混凝土面层浇筑施工,施工计划报监理单位后被驳回,认为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施工工序不符合相关规定,应完善碾压混凝土基层碾压成型后和水泥混凝土面层浇筑施工前的施工工序。
事件二:每天跑道上面层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结束后,按照图1的要求设置了纵向临时接坡,以满足机场运行要求。
图1 纵向接坡示意图
事件三: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期间,部分工作日的日最高气温高于35℃,施工单位采取了高温期施工措施,包括:安排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施工;料仓安装了遮阳棚;混凝土车辆进行了覆盖;铺筑混凝土前洒水降温;高温做面作业时现场设置了遮阳棚。
事件四: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了工程预验收,查验了现场成型室内标养小梁弯拉强度试验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现场成型室内标养小梁弯拉强度试验数据汇总表
其中:
(1)试件试验数据的平均值fcs:5.4MPa;
(2)试件试验数据的均方差σ:0.30MPa;
(3)合格判定系数K:0.65。
问题
1.补充完善事件一中碾压混凝土基层碾压成型后和水泥混凝土面层浇筑施工之前的相关工序。
2.给出事件二图1中A、B、D的最小值,以及C的最大值。
3.除了事件三中已采取的高温期施工措施,补充水泥混凝土面层高温期施工的其他措施。
4.事件四中,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评定是否合格?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适时切缝(间隔8m~15m);
(2)清理缝隙;
(3)嵌缝材料灌缝。
2.A:40
B:40
C:1.0
D:40
3.(1)混凝土入模(仓)温度应不超过28℃;
(2)随时检查气温、水泥、搅拌用水和拌合物的温度,监测水泥混凝土面层内部温度;
(3)作业完成后及时养生,养生用水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不超过15℃。
4.合格。
理由:(1)fcs≥fr+Kσ 5.4 MPa≥5.0+0.65×0.30=5.2MPa;
(2)Min(fi)≥0.95×fr 4.90 MPar≥0.95×5.0=4.75MPa;
(3)试件不合格率<要求不合格率,
其中,试件(小于fr)不合格数量为1,不合格率为1/22=4.5%,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