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施工标段,主要工程包括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工程地处淮河冲积平原,地表水发育。路堤地面以下50.0m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粉质黏土、黏土、中砂、粉土;路堑地质主要由黏土、粉细砂组成;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
路堤地基处理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桩,桩长30.0m,桩径0.4m,桩间距2.2m,梅花形布置,桩顶设置0.5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路基堆载预压土柱高3.0m。路堑挖方最大深度20.0m,路堑坡脚支挡结构采用桩板式挡土墙,桩长18.0m(穿越黏土层、粉细砂层),采用人工挖孔成桩,桩顶以上边坡防护采用混凝土骨架护坡。路堑工程横断面如图1-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路堤地基处理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混凝土预制管桩锤击沉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2所示。
事件二:路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路堑施工方案,施工要点有:为加快施工进度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土石方工程一次开挖完成,开挖至换填层底面设计标高后开始基底地质条件核查;人工挖孔桩设锁口及护壁,开挖分节高度均为2.0m;桩板式挡土墙完成后开始施工骨架护坡。
事件三: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进行了堆载预压,经历了1个雨季。堆载预压6个月后,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预测,曲线回归相关系数为0.90;间隔2个月的两次预测的偏差为8mm;预测时实际发生的沉降与预测总沉降比值为0.75。评估单位认为路基沉降变形已趋于稳定,可卸载。
问题
1.针对事件一,写出A、B、C、D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2.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
A.测量(或放样、或定位、或定测、或测设);
B.桩垂直度调整(或桩位调整);
C.接桩(或接高、或接长、或连接);
D.桩头处理(或桩顶处理)。
2.
(1)土石方工程应分级(或分层、或逐层、或逐级、或层层)开挖;防护工程应先施工骨架护坡,再施工桩板式挡土墙(或分级防护、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或分级支护、或及时支护、或及时施做、或随挖随护、或分层防护、或逐级防护、或层层支护、或逐层防护、或自上而下施做);
(2)开挖至换填层的底面以上不小于0.5m(或50cm)时进行地质条件核查;
(3)穿越粉细砂层的开挖分节高度应小于2.0m;
3.
(1)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
(2)两次预测的间隔时间不小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