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50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跨海桥梁工程,全长6.8km,单幅桥宽15.6m。非通航孔桥为50m和70m跨径的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为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通航孔桥为80m+168m+168m+80m四跨一联的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全线上部结构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节段梁在预制厂集中预制,存放3个月后,再采用驳船运至现场进行安装,通航孔桥节段梁预制模板系统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通航孔桥节段梁预制模板系统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通航孔桥主墩0号块采用大直径钢管立柱+型钢梁支架法现浇,钢管立柱支承在承台顶面。1号节段是第1块预制节段,采用浮吊安装,其他节段梁采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边跨无法采用悬臂拼装的节段梁采用水中钢管桩+贝雷梁支架法配合浮吊拼装,该处水深12~15m,海床40m厚度范围内的地层依次为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和圆砾土。

事件二:桥面吊机悬臂拼装工艺流程如下:吊机安装及调试→梁段就位→X→节段胶结层涂抹→Y→胶结层养护至固化→悬拼预应力钢束张拉→吊机解钩,前移至下一节段施工。施工前,施工单位按施工荷载对桥面吊机进行了强度验算,且安全系数不小于2。


事件三:施工方案中规定了预应力钢束加工和张拉的基本要求,其中两条内容如下:

① 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束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钢束总面积的30%,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② 锚固后预应力钢束采用电弧切割,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根据规范要求对管道坐标、管道间距、张拉应力值、张拉伸长率等5项预应力钢束后张法实测项目进行了质量检验。

事件四:建设单位编制了项目综合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在合同段施工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岗位的特点编制了C卡。应急预案评审时,评审专家指出项目综合应急预案应与本单位的上级部门,以及项目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D部门、E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评审通过后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时,提交的材料有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应急预案评审意见、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但被告知材料不全,需补充相关材料。

问题

1.写出图4中模具A、B的名称。图4中节段梁采用的是哪种预制方法?

2.事件一中,0号块支架和边跨支架安装完成后是否需要进行预压?分别写出理由。

3.写出事件二中工序X、Y的名称。施工单位还应对桥面吊机进行哪些验算?

4.事件三中,逐条改正预应力钢束加工和张拉基本要求中的错误。补充未列出的一项实测项目,并写出实测项目中的两项关键项目。

5.事件四中,写出C卡的名称,D、E分别是指什么部门?应急预案备案时,还应补充哪些材料?



知识点:2024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


参考答案:↓


解析:

1. 

模具A的名称:端模(或:端头模板);

模具B的名称:内模(或:芯模)。

节段梁采用的预制方法:短线法

2. 

0号块支架不需要进行预压。

理由:支架位于刚性地基上、支架的刚度较大且非弹性变形可确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边跨支架需要进行预压。

理由:支架位于软土地基(或:软硬不均匀地基)上。

3. 

X的名称:起吊梁段、试拼;Y的名称:临时预应力张拉(或:施加临时预应力)。

施工单位还应对桥面吊机进行刚度稳定性验算。

4. 

改正:① 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② 锚固后预应力筋采用机械(或:砂轮锯)切割,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未列出的一项实测项目:断丝滑丝数

实测项目中的两项关键项目:张拉应力值张拉伸长率。(注:答案超过两项时,只评阅前两项)

5.

C卡的名称:应急处置卡。D部门、E部门分别是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注:D部门、E部门答案可互换)

应急预案备案时,还应补充的材料:风险评估结果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