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材料:

初中化学课上老师讲解《燃烧和灭火》。孙老师抛出问题,碳+氧气燃烧成二氧化碳,硫+氧气燃成二氧化硫,铁+氧气燃烧成四氧化铁,问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共同总结概念,燃烧是指氧气和可燃物进行发光发热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孙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烧杯里边有高温热水,分别放人三个装有红磷、石头和白磷的试管进行实验,从而知道燃烧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有氧气,第二个要有可燃物,第三个达到温度的最低温度,三者缺一不可。讲完燃烧之后,紧接着讲灭火,孙老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案例,并提问学生,如何通过燃烧条件得知灭火。从而得出灭火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要隔离隔绝氧气,第二个要隔绝可燃物,第三个要降低最低温度,孙老师边问边讲,最后拿出工具、沙子、水、毛巾,找出几个同学跟同学-一示范,让学生自己讲解灭火的原理。最后孙老师进行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问,比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么办?电线老化短路,引发火灾怎么办?堆放的纸箱着火常用何种灭火方法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学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问题: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知识点:2024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参考答案:↓


解析:

孙老师在《燃烧和灭火》这节课上,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材料中,孙老师在课上根据学生的发

言总结燃烧的概念,并在演示时辅以语言的讲解。

(2)谈话法。谈话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材料中,孙老师在课前抛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讲完概念原理后又抛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讨论法。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探讨。材料中,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积极讨论发言。

(4)演示法。演示法的特点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材料中,孙老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一些灭火的例子,也通过做实验向学生展示原理和结果。

(5)练习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材料中,孙老师通过一个教学步骤,让学生参与练习,使得学生最后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技能技巧。

(6)实验法。实验法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材料中,孙老师选取了几位同学和自己一起动手示范。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