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列举四个中国传统民间玩具。(8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解析:
(1)陀螺: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玩具,通常由木制或塑料制成,通过鞭子抽打使其在地面上旋转,玩法简单却充满乐趣,深受儿童喜爱。
风筝:用竹篾等做骨架,再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玩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拨浪鼓: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弹丸,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常作为儿童玩具,具有声音清脆、造型可爱的特点。
泥人: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各种人物形象,色彩鲜艳,造型逼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格,如无锡惠山泥人。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知晓布玩偶基本制作材料与常用工具,且能独立完成一个简单布玩偶的制作,包括剪裁、填充、缝合、装饰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使其在制作过程中能根据材料特性与自身创意设计,提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使其在感受布玩偶制作乐趣的同时,培养耐心细致的态度,增强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3)(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出现各种可爱的玩偶形象,有毛绒玩具、塑料玩偶,还有布玩偶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的玩偶是不是很可爱呀?你们最喜欢哪种玩偶呢?”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偶类型。
教师拿出一个事先藏在讲桌下的布玩偶(如一只布偶小熊),展示给学生看,并说:“老师最喜欢的是这种布玩偶,因为它们不仅可爱,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趣味布玩偶。”
(二)新授
认识材料和工具
教师将准备好的制作布玩偶的材料和工具逐一摆放在讲桌上,包括袜子、手套、布料、剪刀、针线、棉花、纽扣、彩线、珠子等。
教师拿起每一种材料和工具,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用途。例如,拿起一只袜子说:“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袜子,今天它可是我们制作布玩偶的重要材料哦。我们可以用它来做布玩偶的身体,或者其他部分。” 拿起剪刀时,提醒学生:“剪刀是我们用来剪裁布料的工具,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同学。”
布玩偶制作步骤讲解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个简单布玩偶(以布偶青蛙为例)的制作步骤图,并配合步骤图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步:设计造型。
第二步:剪裁。
第三步:填充。
第四步:缝合。
第五步:装饰。
教师再次展示不同造型、风格各异的布玩偶作品(包括一些具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布玩偶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造型很奇特,有的色彩搭配很漂亮,有的装饰很有创意。你们想想看,在制作我们自己的布玩偶时,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更有趣、更有个性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讨论 1 - 2 分钟,然后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如给布玩偶加上一对翅膀,或者做成一个超级英雄的造型等。
(三)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并发放制作布玩偶的材料和工具。
各小组成员根据之前的讨论和自己的创意,开始设计并制作布玩偶。
教师巡视各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如剪裁不整齐、缝合不牢固等,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装饰方法。
(四)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制作好的布玩偶,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请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布玩偶,包括设计思路、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解决的等。
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从造型、色彩、创意、制作工艺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如 “这个布玩偶的造型很可爱,特别是它的翅膀设计,很有创意。”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 “有些布玩偶的缝合处还可以再细致一些,这样会更美观。”
(五)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布玩偶的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和创意启发等方面。
强调制作布玩偶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