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请根据上面的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圆,圆周长计算的两种方法?(10分)
(2)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请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解析:
(1)(①②③均为圆的概念,任写其一)
①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②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
③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圆周长计算的两种方法:C=πd 或C=2πr。
(2)教学目标
①知道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理解其推导过程。
②通过观察、探索、交流等活动,得出圆的周长公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推理意识的核心素养,渗透了转化思想。
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校圆形花园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了保护花园,工人师傅打算在圆形花园外面围上一圈护栏,但是他们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护栏,同学们能帮助工人师傅来算一算吗?
学生:如果能求出圆的周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圆的周长该如何计算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师:如何能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
预设1:用线在圆形物体上绕一周,再将线拉直,测量线的长度;
预设2:将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师:以上同学们所提出的三种方法是否适合测量圆形花园的周长呢?
生:花园很大,上述测量方法不适用。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与圆的大小有关,圆越大,圆的周长越大。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圆的认识时发现圆的大小又与什么有关呢?
生:圆的直径。
学生:如果能求出圆的周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活动二
组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活动结束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小组探究数据写到黑板上,并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值。观察得到的数据,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预设:4每组测量的圆的周长都大约是直径的3倍,教师讲解圆周率的产生,介绍圆周率符号π,数值为3.1415926……常用近似值 3.14。
提出问题: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预设:圆的周长一圆周率x直径。
追问: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你能写出公式的字母表示吗?
预设:C= nd 或 C=2nr。
总结:如果知道一个圆的直径或者半径,就能求得这个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化曲为直”测出圆的周长,得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经历“再发现”的过程,激发探索欲,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③练习
完成课件上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能够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
学难点。
④小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
新的精神。
⑤作业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并尝试解决。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关,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