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1)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10分)
(2)根据写字要求,请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教学目标,对写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解析:
(1)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②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④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①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沿”、“井”等8个生字,特别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部件和笔画位置。结合拼音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程。
②)通过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査字典:独立识字,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提高独立识字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③注重笔画的流畅性和结构的美感: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培养对汉字书写的审
美意识。
④激发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懂得学习和做事都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
(3)(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下面大家要努力地回想一下,在你过去看过的事物中:哪一样最漂亮?(学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同学进行了争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是最漂亮的当然各有说法,那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事物中,什么是最大的?(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听到很多同学都回答老师说“天空”,其他同学也这么认为么?可是呀,有这样一只青蛙却有着不同的答案,让我们翻开课本看看它怎么说。
(二)教学生字
1.PPT出示图片,学生描述图片上的画面,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说说自己看到什么。
明确:一个小男孩很渴,想要找水喝(提出“渴”和“喝”)。
2.学习生字词
(1)听老师范读,跟着老师小声读,标注不认识字的拼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读对子歌。
(3)出示生字卡片,提出生字“渴、喝、井、观”。
3.观察多媒体图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同桌交流字词的意思。
(1)学习“渴、喝” 等字,学生结合字典等工具,分析两字的不同。
明确:“渴”一般读作kě,“喝”可读作 hē;注意两个字的偏旁部首不同:“渴”字有三点水旁,“喝” 字有口字旁。“渴”表示口干想喝水的状态或急切、渴望的情感:“喝”
则表示通过口来摄取液体的动作或大声喊叫等意义。
(2)教师范写。强调结构和笔顺。学生书空、描红,田格本中练写,教师指导。
(3)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写字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三)拓展延伸
结合拼音,再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他们是在什么
地方争论些什么呢?
明确:找出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因为小鸟在太空飞的太久了,想下来找水喝。
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它们在争论“天”的大小。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的方式,让同学谈谈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之后教师汇总。
作业: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在田字格内书写本课生字。
设计原因:
1.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展开,确保教学活动能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2.教师在设计识字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对于生字词学习有所了解,但对于识字认字的方法和更多生字词的含义和熟悉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识字认字的兴趣,通过同桌间交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