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在有违道德却不一定违反制度时,或者说制度设计的预期是想用行为人的道德风险来堵住制度“漏洞”时,这种有漏洞的制度设计,就是对那些 道德、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的行为人的嘉奖。
A.藐视
B.蔑视
C.轻视
D.诬蔑
参考答案:A
解析:
横线处通过顿号与后文“宁冒道德风险”构成并列关系,前后语义相近。根据后文“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可知,这类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做之事有违道德却还要做,认为道德约束是没有价值或意义的,从而不加以约束自己,故横线处应表达认为道德不重要之意。
A 项“藐视”指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是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的,符合文意,当选。
B 项“蔑视”指小看,轻视,轻蔑鄙视,使用时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对方优越,文段中的行为人和道德约束无高下之分,搭配错误,排除;
C 项“轻视”指小看,不重视,置于文中程度过轻,排除;
D 项“污蔑”指歪曲事实,造谣诽谤,败坏他人的名誉,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光明网评论员:政策设计对赌道德是奖励藐视道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