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历史真题(130题)
①但目前来看,新一代AI都表现出一定的回避提问的意图,这可能与模型试图节约算力资源有关
②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数字生命还不是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而被认为是程序、代码,或是人在网络空间中的一个身份
③如果机器向人输出了错误或者不能理解的内容,这是算法故障,应当要求开发、维护人员尽快修复,而不是指令机器“立刻改正”
④不过一旦模型有自主选择逃避人类提问的能力,并且已经脱离了开发人员的控制,AI没有法律人格的结论就要面临挑战了
⑤一般认为,创造数字生命的人,就是对数字生命负责的人,例如程序的开发者、AI的使用者等
⑥这除了伦理上的考虑,还有其不具备承担责任可能的因素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 ,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⑤⑥①④③
B.⑤②⑥④①③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③②⑥④①
知识点:202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地市级)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句先提出数字生命这一概念,并阐述其不是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⑤句指出创造数字生命的人,就是对数字生命负责的人。按照行文逻辑,应该先引出“数字生命”这一话题,再介绍对其负责的主体,故②句更适合作首句,排除 B、D 两项。
对比 A、C 两项,②句后分别衔接⑤句与⑥句。观察⑤句与⑥句发现,⑥句中出现指代词“其”,说明与之捆绑的句子应该与⑥句中的话题一致,对比 A、C 两项,⑥句之前分别为⑤句和②句,⑥句论述“其”不具备承担责任可能的因素,说明之前所接的句子应提到无法承担责任的主体对象,②句指出数字生命还不是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与⑥句衔接,构成指代词捆绑,C 项当选。⑤句提到对数字生命负责的人,与⑥句话题衔接不恰当,无法构成捆绑关系,排除 A 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出处】学习时报《数字生命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