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担了排水管道修复工程,设计采用PE管道,现场折叠后进入管道内。施工前经CCTV检查发现现况D6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存在大量淤泥,由于年久疏于维护,已存在多处局部损坏,项目部研究决定准备对破损地段修复后进行全面修复施工,派新进场的临时工人打开井盖即下井作业。
问题:
1.从工艺和修复技术两个方面,指出项目采用的修复属于哪种类型。
2.项目的作业程序是否正确?下井施工有哪些危险源,分析可能造成的事故有哪些?
3.试指出下井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1.从工艺上分析,项目采用的是折叠内衬法修复工艺,属于全断面结构性修复。
2.不正确。下井施工可能遇到的危险源主要有气体危害和病菌感染;可能导致后果:人员窒息、中毒和死亡。
3.下井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进入现况管道前,应按规定先监测井下有毒气体含量及氧气含量;进行管道通风;作业现场应准备充足、适宜的救援器材;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进场的临时工人作业前应进行上岗培训;作业人员必要时可穿(戴)防毒面具、防水衣、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帽等,穿上系有绳子的防护腰带,配备无线通信工具和安全灯等;作业区和地面设专人值守,确保人身安全。